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刘娅 10月8日,广州首家“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揭牌成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创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治理新格局,推动白云区构建更加良好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云区人民法院和白云区司法局联合成立了“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姚义堂介绍,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参与诉前程序全过程,人民调解员将配合法官参与各类纠纷评估、劝导、调解、信访等诉前工作,促进民商事纠纷在诉前化解。
二是健全诉调对接机制,整合工会、妇联、律协、公证、道路交通、商会、共青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调解力量,着重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物业、医疗、合同、劳动争议等纠纷,推动合力解纷力量最大化。
三是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保障,充分用足用好政策支持与财政保障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调解效率和成功率。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白云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打造了“一五五”多元解纷模式,创新探索白云特色“枫桥经验”。
截至目前,“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已推广应用至全区24个街镇和9个职能部门,在线化解矛盾纠纷2214件涉及5000余人次,借助信息化跑出多元解纷“加速度”,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优秀创新案例及2020年全市法院 “十大微创新”。
白云法院通过“家庭驿站”、旅游投诉、道路交通事故、医疗、金融纠纷等五个巡回调解点,及“工会+法院”等五个诉前调解工作室,引入调解组织8家,聘请特邀调解员169名,主动融入诉源治理,实现矛盾纠纷在诉讼前端快速化解、源头有效治理。
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1215件,司法确认3485件,实现类型化纠纷集约化解。
2021年3月,白云法院在太和人民法庭还成立了全省首例公证处与基层法庭合作设立的工作站及“人事争议联合调处工作站”,实现预防纠纷“第一道防线”与解决纠纷“最后一道防线”的有效衔接,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编辑: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