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中俄医学研究中心,重点攻克神经科重大慢性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11-06 21:17

11月6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周年院庆大会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医学与健康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央统战部领导院士嘉宾、省卫健委领导、暨南大学领导、医院领导班子及兄弟医院领导等一同见证了院庆点亮仪式,共同庆祝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

WechatIMG8.jpeg

本次大会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闭思成主持。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致辞中表示,暨大附一院自成立之初便将“为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国就医提供保障”作为使命,主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发展,擦亮了暨南医学金字招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表示,40载弦歌不辍,暨大附一院为护佑全省人民、海内外华侨健康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好口碑!

会上,暨南大学慢性病研究所、暨南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当天下午,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医学与健康发展论坛隆重召开,众多三甲医院领导出席院长论坛,高度聚焦广东高水平医院发展战略,各自分享了打造高水平医院的经验。

厚积薄发四十载 终成高水平医院

1978年,为顺承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回国就医之需,经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先生倡议,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广州设立一所大型医院,命名为广州华侨医院,亦作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

1981年,广州华侨医院正式开院,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由暨南大学代管;2001年更名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初期,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调遣下,170多名当时国内外极具影响的医疗骨干、教学名师走进医院,成为医院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老门诊6.jpeg

院庆大会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院长作《医院40年发展沿革报告》,深情回顾了医院发展的脉络:

医院发展第一阶段是“开天辟地”的艰苦创业阶段,从1978年筹建,1981年正式开业到1989年老住院大楼落成,形成550张住院病床规模。医院与奔涌的改革大潮同频共振,在一批全国著名老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纵横驰骋,移山填海,一举奠定了医院在南粤甚至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1990-2011年是医院发展“继往开来”的第二阶段。在550张病床基础上,医院专科门类、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医教研水平持续提高,获批国内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特别是针对港澳地区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为医院后续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

新大楼.jpeg

2012年-至今为医院“茁壮成长”的第三阶段。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改革、前进。随着2012年医院新住院大楼落成,医院开放床位达到1922张,医院进入了创新创优创强的快速发展阶段。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技术进步一等奖、Nautur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每年数十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临床新技术等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在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无年报综合组评级为最高A级,位居全国第二;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医院15个学科入选全国百强;同年,医院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医院派出3批89位白衣战士,以接力的形式在荆楚大地上“打满全场”,筑起疫情防控的有效防线,出色完成守粤、护校、援鄂支边等任务。

徐安定表示,医院始终以“名院+侨院”为立院根本,服务党和国家大统战工作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学科群。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建立辐射粤港澳及全球华人华侨的医疗服务体系和互联网医院,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WechatIMG9.jpeg

暨大中俄医学研究中心、

暨大慢性病研究所揭牌成立

作为院庆大会的重要环节,在场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了暨南大学慢性病研究所、暨南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相继揭牌成立。

WechatIMG16.jpeg

“一带一路”的政策,进一步提升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俄罗斯作为我国重要的合作伙伴,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响应者和参与者。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由中国工程院杨宝峰院士提出、哈尔滨医科大学与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共同发起,由包括暨南大学在内的中俄两国120余所高水平(医科)大学组成,是中俄两国大学间成立的规模最大、参与院校最为广泛的合作联盟。

杨宝峰院士介绍,在中俄医学领域合作的大环境下,暨大附一院以其独特的侨院特色建立新的中俄医学合作中心,旨在切实推进国际高校师生交流、学位互认、学分互转等合作模式发展,加强高校科研合作和新技术应用转化,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促进中俄两国医学技术的共同进步。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暨大附一院张水兴副院长介绍,暨大慢性病研究所将把慢性病研究所建设纳入高水平医院建设规划,依托医院现有各相关临床及研究院PI团队,以“院士联合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为基础,建设暨南大学慢性病重点实验室。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刘丽芳 张灿城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