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17日,广州召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下称“三年行动”)的重点攻坚年。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90起、死亡295人、受伤213人,与2019年相比分别下降29%、5.1%、47.5%,整治效果明显。
今年安全事故起数较2019年下降近三成
2020年7月10日,广州市安委会印发《广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设定了由“1+2+9”组成,即1个计划、2个专题和9个专项的实施方案。
广州市安委办副主任詹少卿
广州市安委办副主任詹少卿介绍,今年以来,广州各主管部门各区共排查隐患80.1万处,整改60.9万处,整改率76.0%;成立检查组4.2万个,督导检查8.4万次,检查单位17.8万家,督导问题14.3万个;行政处罚2.6万次,责令停产整顿852家,暂扣吊销证照企业117家,关闭取缔78家,移交司法机关515人,约谈警示5642人,联合惩戒320次。
詹少卿表示,今年是三年行动的重点攻坚年,主要任务是抓主线、抓重点,各区各部门紧紧围绕“一图两清单”(重点任务推进路线图、问题隐患清单、制度措施清单),集中力量重点攻坚,有力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推动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逐步完善。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90起,与2019年相比分别下降29%。从目前看,整治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詹少卿说。
重点整治电动车充电问题
对于市民颇为关注的电动车消防安全问题,詹少卿表示,《广州市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方案》将从10个环节入手,并重点整治电池质量、电池充电问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不合格电池行为,重点推动建设一批集中充电设施。
《方案》提出,力争通过三年综合治理,实现全市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明显提升,充电设施基本满足实际需求,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起数每年同比下降20%以上。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马从波特别提醒,“今年以来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共发生271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需要引起市民朋友的高度关注。”除了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其他消防隐患也值得注意。马从波表示,近五年冬季期间,火灾主要发生在住宅类场所,这类场所火灾占总数的39.1%,亡人数占总数的68%;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还是电气,占总数的33.5%。
首创“广州城市体检观察员”制度
在查处违法建设,排查整治房屋安全隐患方面,广州也在积极行动。据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保森介绍,今年广州拆除违法建设5246.2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93%。同时,开展城镇房屋安全普查,采集约100万幢房屋安全信息数据;排查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共排查农村房屋106.9万栋,其中重点排查用作经营的农村房屋9.9万栋。
在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上,也为全国贡献了“广州智慧”。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全国首创“广州城市体检观察员”制度,公开招募了620名“城市体检观察员”,市、区两级社会满意度调查回收问卷超过21万份。同时,依托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建成全国首个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清退415名“黑名单”驾驶员
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一级调研员刘海峥在会上表示,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共依法处罚各类交通运输违法70486宗,其中客运领域违章24376宗,货运领域违章45757宗(含路面查处超限超载29765宗,监督卸载货物41.5万吨)。
在隐患驾驶员健康管控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对24.9万名在岗营运驾驶员开展背景审查,重点强化公交行业驾驶员健康管理工作,对公交驾驶员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对415名道路运输“黑名单”驾驶员作出清退处理。
在隐患企业车辆信息化监管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完成了全市7.2万辆“两客一危一重货”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安装应用;加大对“黑榜”企业的整治力度,将发生同责以上亡人交通事故、存在酒醉驾或被媒体及有关部门曝光存在重大隐患的市属“黑榜”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并列入年度诚信评级系统进行扣分。
采写:实习生 李旭馗 见习记者 刘安琪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编辑:刘安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电动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