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新浪微博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据公告,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运营主体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计3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21年1月至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累计罚款1430万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不得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执法,压实网站平台依法办网的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对此,微博方面回应称,微博站方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认真落实整改要求,坚决履行好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按照主管部门要求,成立整改落实工作小组,从以下两方面发力,“一是推进软色情整治专项治理。从人工策略和机器策略双管齐下展开治理,对软色情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拦截,对违法违规账号严肃处置。二是推进同质化恶意营销专项治理。站方已经制定《微博MCN运营管理规范》《刷量营销违规行为界定及处罚措施》;“同质化恶意营销”的产品识别模型近期上线,将进一步提升审核与处置效率。”
此外,微博称欢迎用户向微博管理员提供违规线索,或通过前台“涉黄信息”“恶意营销”投诉分类进行线上投诉举报。
12月8日,微博在香港二次上市遭遇破发,开盘252.6港元,较272.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6%,盘中一度跌超7%,最终收跌7.18%。截至12月14日中午时间,微博股价再次下跌,跌幅一度超8%,这也是微博自二次上市以来连续5个交易日出现下跌。
除了内容监管层面的问题,微博营收结构单一、利润连年下滑,以及流量竞争加剧等也是导致微博股价萎靡的原因。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微博的收入分别为17.19亿美元、17.67亿美元和16.9亿美元,受疫情影响,微博2020年收入有所下滑,不过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其收入同比增长率恢复到10%。今年前三季度,微博收入16.41亿美元,同比增长39%。
但微博的盈利能力却逐年下滑。2018年至2020年,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2亿美元、4.95亿美元、3.13亿美元。疫情之后,微博的净利润依旧在下滑,2021年上半年,其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美元,而2020年同期为2.51亿美元。
微博称,COVID-19的暴发导致其广告及营销客户削减广告预算,疫情对微博的收入总额造成了负面影响,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放缓,以及信贷损失减值增加。而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复产,广告主投放意愿有所好转,其广告业务得以逐步回暖。
盈利模式单一、过度依赖广告收入是微博的长期问题。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微博的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分别为14.99亿美元、15.30亿美元、14.86亿美元,占比分别为87.24%、86.6%、87.94%。今年前三季度,其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占比依旧高达87.15%。
且微博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中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关联方。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微博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中,来自关联方的收入分别为3.27亿美元、3.28亿美元、2.83亿美元、2.32亿美元,占比分别为21.81%、21.42%、19.07%、16.21%。其中来自阿里巴巴的收入分别为1.18亿美元、9777.2万美元、1.89亿美元、1.35亿美元。
在二次上市当日,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我们对公司发展非常有信心,也更关注长期价值。”截至2021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73亿,同比净增6200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48亿,同比净增2300万。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达到11.67亿,月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时长分别达到115.1次、6.6小时。随着头部平台的用户规模趋近饱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