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促进成长,深圳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综合2021-12-24 20:01

12月23日上午,深圳小学开展了市级“劳动教育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从深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入手,提升教师劳动教育,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邱成瑜,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红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杨春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小幼研究中心主任唐雪梅,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党支部书记张萌,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向艳,深圳市责任督学吴希福,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劳动教研员韩青,劳动教研核心组成员以及各区劳动教研员、劳动教师,新闻界工作者莅临深圳小学指导工作,观摩了由林秀锦老师执教一年级的《叠衣服》,陈丽丽老师执教五年级的《削土豆》室内劳动课和刘振敏老师执教六年级的《调整桌椅》室外劳动课,三位教师分别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出了更贴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劳动内容,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感受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多端入手,打造全方位学习环境

王海林校长对深圳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做出详细介绍,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五育并举,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打破劳动教育的边界,将校园、家园、社区、田园四个学习场融合联通起来,打造三位一体的生活化劳动教育课程。

800x534_61c59e0e329cc.jpg


在校园,着力打造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每周让学生开展一次教室、包干清洗区的大扫除劳动,先后编写一至六年级劳动教材并投入使用,学校建设了劳动场所本草学堂、五一学堂、烘焙专用劳动室等,满足了“一周一节劳动课”的需求,配齐了3位专职和10位兼职劳动教师团队,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深圳小学综合评价素养观测平台。

800x534_61c59e0c0e99b.jpg


在家园,把家作为劳动课的实践地、训练营,不仅根据课程给学生布置日常劳动家庭作业,还在寒暑假里为孩子们设计了劳动作业,以使孩子能够熟练掌握在学校所学的劳动课程,养成经常性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800x533_61c59e086a783.jpg


在社区,他们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区义务劳动,为社区文明建设做贡献。他们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了学生义工小队,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义工服务活动。目前,正在联合社区建立义工小队的指导和评价机制。

800x534_61c59e0c40efb.jpg


在“田园”,与校外机构联合,定点和不定点建立了多个校外学工、学农、学传统工艺、学商基地,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基地劳动实践,丰富了学生的劳动内容,把劳动课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深圳小学的孩子们不仅在劳动中养成了习惯、收获了技能,更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800x534_61c59e0b4d91c.jpg


劳动教育未来怎么走?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红教授对于劳动教育的理念及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强调要以劳育劳,劳动教育本身具有独特的目的和价值,在确立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挖掘对劳动本身的热爱,在学生劳动中培育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及探索精神,在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设定中要更加全面。编写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探讨劳动教育更好的深入推进和落定的同时,将以劳育劳作为重中之重。对于劳动教育方向探索都在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提出在未来的劳动教育中,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按照本质的规律充分体现本体价值。最后对三位教师的选题给予肯定,对不同年龄学生要选择更适合学生的,与校园密切相连,贴近生活的劳动主题内容。劳动课堂中要不以结果、定性评价为主,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合作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杨春良,对深小高度重视,深切投入劳动教育的建设,开发方向以生活劳动为主,课程开发落实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提出课堂中导入和分享环节非常重要,劳动教育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技能讲解要有针对性,劳动工具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给出了具体指导。最后,强调学生在参与劳动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精神、劳动价值观,课程与文化相联系,融入到课程之中。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小幼研究中心主任唐雪梅,分别从赤子之心,勇敢之举,期待之情三个方面点评——赤子之心,市级高度关注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师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尤为重要;勇敢之举,深圳小学现场课堂教学把深圳的劳动教育推进了一大步,先将劳动课写入课表中,起到了先行示范;期待之情,劳动教育需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未来的教育要解决情感和技能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们对劳动的意识、观念和情感。通过情感导入快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解决生本和师本的关系,坚持新课改的理念,以生为本,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劳动学习过程。

最后,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邱成瑜指出,教育不仅是技术工作,更多是政治工作,第二,教育更多扎根不谈教育国际化过程,第三,提出教育公平,双减让教育政策,第四,五育并举,第五,强调强化公办教育。


文:吴旭洲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