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眼内膜状物生长,眼科专家:胬肉除带来不适还很伤眼!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1-13 21:03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科张赛赛医生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及其家人的亲笔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张赛赛医生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医院用心治疗的赞美。

image001.jpg

陈姨女儿替母亲写的感谢信

右眼不适5年,竟是眼睛长了“胬肉”

据悉,55岁的陈姨右眼出现异物感已有5年,“右眼里不知道有个什么东西,弄得眼睛一直不舒服,看东西没那么清楚了,影响日常生活。”

在其2个女儿的陪伴下,陈姨来到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科就医,综合眼科张赛赛医生马上为其做了眼部检查,发现其右眼长了翼状胬肉,它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其形态与昆虫的“翅膀”相似而得名,俗称“鱼肉”,又称“胬肉”。

image003.jpg

右眼膜状物生长

胬肉吞噬视力,如“温水煮青蛙”

张赛赛表示,目前陈姨的翼状胬肉生长得不算特别严重,但如果放任生长,可能会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然而陈姨害怕手术,犹豫着不愿意做,家属也有疑问——“这个胬肉现在只长了一小块,并不严重,有必要手术吗?如果做了手术,会不会复发呢?”

对此,张赛赛耐心进行了解释,翼状胬肉它并不像白内障、青光眼为人所熟知,有的患者甚至认为翼状胬肉可治可不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翼状胬肉是“慢性眼疾病杀手”,其危害过程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清晰,而一旦长了翼状胬肉,从外表上看上去,就像一块小小的“翅膀”覆盖在我们的眼睛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翅膀”可能会越长越大,不仅会影响美观,遮挡视线,严重还有致盲的危险,堪比盲症中的“温水青蛙”。

切胬肉想兼顾“美观”?医学进步有新招

“切除胬肉后,眼睛上会留下痕迹吗?会不会很难看?”对于手术,陈姨依旧犹豫,怕术后影响眼睛美观。

根据陈姨的年龄、胬肉大小、多项检查结果等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张赛赛医生建议为她进行睛致胬肉手术,尽早切除胬肉,恢复眼健康。

相较于其他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睛致胬肉手术具有切除范围更宽、更广(范围大致14mm×14mm)的特点,适用于复发高危的巨大翼状胬肉、青壮年翼状胬肉、遗传性翼状胬肉、使用激素3天以上充血仍然不能完全消退的翼状胬肉,和轻、中度复发性翼状胬肉基质无瘢痕或瘢痕较浅者。

最重要的是,该治疗方式所应用的生物羊膜,含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有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炎症消除、缓解伤口疼痛的作用;同时羊膜基质层能抑制新生血管增生、减少瘢痕,最大限度满足对美观度和舒适度要求更高的胬肉患者人群。

经过生耐心详细的解释,陈姨最终鼓起了勇气,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image005.jpg

术后拆线复查,陈姨恢复情况良好

医生提醒:要防未病,建议定期眼检查

张赛赛医生强调:导致翼状胬肉的因素较多,地理位置、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患病率;其中较危险的因素为环境因素中的紫外线、遗传因素、睑裂斑相关,此外,眼表慢性炎症、泪腺异常、病毒感染、生活不规律同样可能导致翼状胬肉。

不要小看小小的胬肉,小病小治,大病大治,要防未病,治小病,才能获得更好的健康生活。日常生活出门,建议佩戴护目镜或防紫外线的太阳镜,保护眼睛不受刺激,尽量避免发生胬肉或刺激胬肉进一步增大,同时养成定期眼健康检查的习惯,防患于未然。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胡炎夏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