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治理该往何处去?2022全国两会南都报道合集

南都N视频APP · AI前哨站
原创2022-03-11 23:16

从政务到商务,从办公到娱乐,“智能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应用爆发期,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外卖骑手困于算法,人脸伪造用于诈骗,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频出事故……技术治理的问题摆在了社会面前。

发展和治理从来不是对立的,近几年,社会各界关注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也在期待这项技术蕴藏着的无限可能。

今年全国两会之际,南都记者采访多位领域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请他们谈了带来两会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话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规范中健康发展的路径。

代表委员专访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贺小荣

贺小荣.pn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贺小荣的专访:

平台企业往往通过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算法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度,如果这些算法规则存在不符合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未考虑骑手遵守交通规则等因素以及其他违背公序良俗情形时,这个算法规则本身的合理性就值得慎重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周光权

周.jp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周光权的专访:

要全面保护敏感个人信息,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刑法也一定不能缺位。

应加大对涉及人脸识别犯罪的刑罚处罚力度。对于侵害公民个人信息,通过掌握被害人行踪轨迹侵害其人身安全,以及涉及电信诈骗等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对于因涉及滥用人脸识别技术构成犯罪被判刑的,原则上不适用缓刑,也轻易不适用假释。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创始人 周鸿祎

周鸿祎.pn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周鸿祎的专访:视频文字

我认为元宇宙的本质是数字化的最高境界——数字孪生,把物理世界虚拟化到虚拟空间里,做一对一的映射。现实中很多物理设备没有办法计算,但虚拟化后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推理计算,得出一些现实世界发现不了的规律,并作用到现实世界。元宇宙还是为真实世界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邵志清

邵志清.jp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邵志清的专访:

对于新生事物,法律有所滞后,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对技术的认识还不全面,很难保证在它发展的初期就出来一部法律。我认为立法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要进行前瞻性研究,适时启动立法程序。

同时,我想强调技术赋能的重要性,在规章制度、法律监管的同时,要重视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无人机的飞行管理,使之更高效。

全国政协委员、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 吴杰庄

吴杰庄.pn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吴杰庄的专访:

我觉得算法公开的重点不是说公开的代码有多长,因为非学科背景的人可能很难直接看懂算法,重点在于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透明度,给消费者选择权。

企业可以多做一些解释说明,比如把算法分为零到十级,不同级别的算法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些不同的选择结果,这样用户能感觉到自己在产品透明上是有选择的,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的最终利益,这也会让用户觉得企业是负责任的。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员会主委 于欣伟

于欣伟.pn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于欣伟的专访:

网游强制人脸识别可以只适用于成年用户,要求成年用户在注册时录入人脸数据,每次登录也都需进行人脸识别。

网游运营商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向用户承诺并严格履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各项义务,妥善保管各项注册认证信息,从源头上减少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进而打消公众在接受这项技术时存在的顾虑。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张云勇

张云勇.jpg

点击阅读南都记者对张云勇的专访:

运营商毕竟是“国家队”,在数据、安全可信、基础设施上具备天然的优势,不必担心出现互联网公司的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情况,天然地可以承接一些智慧城市建设等蓝海业务。我预计,三到五年内,三家运营商在蓝海市场中的占比就会从现在的“一小半”增加到“一大半”。

圆桌大咖谈

圆桌.jpg

点击阅读“两会大家谈”人工智能圆桌论坛整理: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309659049.html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309659097.html

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段伟文

科技公司有责任把对于算法伦理的考虑,作为其算法迭代升级或是算法演化的很重要的方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梁正

对于新技术治理,一些规定要求可能有可行性的问题。政策制定需要整个行业深入交流和探讨,确保政策可落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石佳友

我国算法治理呈现出我们总体上是一个强监管弱自律的格局,行业自律机制不足。未来强化行业和公民社会的自律机制是必须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张凌寒

目前的算法透明度的要求对于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来说没有技术上的障碍,也并无泄露商业秘密的隐忧。

编辑:蒋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2全景看两会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