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美术馆推出13个虚拟展厅,供市民云观展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2-03-16 19:41
13.jpg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作品《寒风中的核酸检测》。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深圳人进入“7天慢生活”模式。2000多万深圳人紧密相系,切实履行个人责任,共同努力着,期待一个更好的重启。为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提升大家的抗疫信心,深圳文化场馆“深情”抗疫,防疫闭馆服务不打烊,如关山月美术馆组织抗疫作品,推出新春云课堂,13个虚拟展厅持续开放,包含馆藏精品展览系列:“与人民同行:1949年前后的关山月”、“赋彩迎春: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藏“青春心印系列”作品展”等。


以艺抗疫,新春云课堂连接观众

以艺抗疫,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自从2022年2月27日闭馆以来,一直通过微信,哔哩哔哩直播等平台,用线上方式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产品,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提升大家的抗疫信心。

继续《关馆新春云课堂》。3月以来共推出6期主题为春日名画鉴赏的云课堂系列,带领大家在线上进行云赏画,细细品味名画里的春日气息。在这春意盎然的新时节,即便无法外出踏青,也能通过这一新形式,在画中体会到春天的勃勃生机。6期作品既包含了岭南名家林丰俗的《木棉》、《公社假日》和《大地回春》,梁世雄的《高原春色》、《峡谷春早》,也有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推送的关山月先生的《女民兵》赏析,获得观众良好反响。

线上直播“四方沙龙”学术讲座。2月27日,该馆在哔哩哔哩平台线上直播了四方沙龙“风雨前行——中国电影百年观察”,由深圳知名作家、文艺批评家王樽主讲,他以百年为限,观察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并将其与当时国内外的重要文化和社会事件相联系,呈现了一部与以往不同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活动吸引了不少粉丝线上围观。讲座结束后,精彩内容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以文字的方式和市民回顾分享此次讲座内容。


虚拟展厅不打烊,13个虚拟展厅持续开放

闭馆期间,13个虚拟展厅持续开放,包含馆藏精品展览系列:“与人民同行:1949年前后的关山月”、“赋彩迎春: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藏“青春心印系列”作品展”、“轻舟已过万重山: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和“塞外驼铃: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年度学术专题展系列:“归来还看自家山:林丰俗与岭南山水画语言探索专题展”、“青春心印:第六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向设计致敬:周令钊设计艺术研究展”、“水墨情怀:中韩水墨艺术交流展”、“青春心印:2021年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和“当下•重置: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作品展”;以及专题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和“大美双区: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虚拟展厅以其生动灵活的展示方式,丰富了疫情期间市民的文化生活。

节气暖人心。3月5日惊蛰当日,关馆推出《节气 | 惊蛰:春雷惊百虫,冬疫消,盼久安》的微信推文,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抚慰疫情期间的中人们压抑的心灵和情感。关馆拟于今年通过24节气,推送馆藏关山月及岭南画派精品画作,进一步弘扬岭南文化。

编辑:柴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