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据了解,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其中,北方地区江河汛情偏重,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洪涝和风雹灾害风险高。
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暴露出我国城市防洪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该如何补其这些短板?在5月16日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陈敏回应了相关问题。
陈敏介绍,国家防办印发了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汲取教训,做好查漏补缺和改进提高工作,做好汛前的准备各项工作,做好责任落实、机制健全、预案修订、隐患排查、力量准备、培训演练等备汛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期,国家防总通报了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的行政责任人。住建部也公布了全国692座城市的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名单,压实各级政府的城市防洪排涝的责任。
据悉,国家防办印发了加强地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的指导意见,要求抓紧修订预案,落实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时开展预案演练。陈敏透露,国家防总近期还将联合吉林省防指开展长春市防洪防涝的演练。
“防御极端暴雨的实际情况下,基层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我们做好抢险救援的第一道措施。”陈敏介绍,国家防办印发了加强基层防范应对极端暴雨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级的防范极端暴雨提出了针对性的具体要求。
陈敏介绍,各地在加大防洪工程的设施和城市防涝设施的建设,来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相关部门还在全面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防洪工程设施,特别是水库、行洪河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威胁区、城市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部位的隐患,督促相关方面及时地整改防洪隐患。“汛前无法完成整改的,我们要求落实度汛措施和相关责任人。”他说。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