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心脏病、骨关节病变……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退行性病变都会给人带来运动后气促,爬个斜坡、楼梯都喘不过气来的问题。然而在中医看来:“若心气不足,肾水凌之,逆上而停心者,必折逆气,泻其次,补其阳。是说人若心气不足,终致五脏六腑之气逆而不顺,出现乏力、短气、气促等症,并提出了治疗方法。”
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人口退行性病变正在增多。
老年群体特别容易发生心功能下降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中医师黄琳教授近日就在门诊接诊了一名78岁气促老人,尤以上斜坡时明显,伴疲劳、乏力,睡眠欠佳,无咳嗽、无胸闷、无心慌。
老人之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但检查血压160/70mmHg,心率快,不齐,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无下肢水肿,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偶发室性早搏。心脏影像检查提示:左心房、右心房扩大,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患者自述,近2年没有参加规范体检。
通过上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中医辨证,诊断为心悸,由心气不足,血脉瘀滞所致。患者为老年男性,自觉平素身体较好,而疏忽了定期的身体体检,何时出现的心律失常不得而知,加上忙于照料家人,过度疲劳,加重了心气亏虚,而致心气不足,血脉通行受阻。病位在心,涉及肺、肝、脾多个脏器,故用补益心气、通脉化瘀中药加减治疗。
黄琳教授在临床上发现,类似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均在形态上、功能上发生变化,同时又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并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发生了改变,抗病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不仅易发生心脏的功能下降,而且临床表现还多不典型,若遇一些常见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剧烈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心律失常等,都可以造成或加剧心脏功能不全的发生。该例患者就是临床出现了心律失常的表现,增加了心脏负担,影响了心脏功能。
从体检到食疗,这七招预防心功能减退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脏功能减退呢?
黄琳教授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首先就是定期体检。人到50岁以后应该每年做一次全面身体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疾病隐患,是否血压升高、血糖不正常或血脂升高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其次,需要保持原有的基础性疾病稳定,如抗感染,去除感染灶;抗风湿,降压,降糖等可以降低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第三,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有常,寒温适度,防止外邪侵袭;
第四,则是适当安排休息,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步行、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不参加或者少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甚者卧床休息;
第五,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的刺激,学会释放情绪和保持乐观心态;
第六,合理调配饮食。平时应进低盐、低油、低脂饮食,忌食辛辣肥甘,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多食用绿色蔬菜、水果;
最后,岭南素来重视食补,一些药食疗法也能起到不错的效用。选用一些可做饮食治疗的中药与食物配合作为食疗,如常用的单味中药有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灵芝、冬虫草、地黄、黄精、麦冬、沙参、玉竹、百合、当归、川芎、山楂、淮山药等等,针对性地将上述中药和食物搭配在一起食用,可以起到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去脂消滞的作用。
党参、黄芪能有较好的预防心功能减退功能。
西洋参麦冬炖瘦猪肉:西洋参5-10克、麦冬10克、大枣3枚,瘦猪肉50克切小块,用炖盅隔水炖熟,有益心气、养心阴的作用。
冬虫草莲子炖鸡肉:冬虫草5-8条、莲子20克、母鸡肉100克切小块,用炖盅隔水炖熟,有补益心肺之气,养心安神的作用。
百合山药炖瘦猪肉:百合10克、石斛10克、山药10克,瘦猪肉100克,用炖盅隔水炖熟,有益气养阴安神的作用。
灵芝莲子炖猪排骨:灵芝10克、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3枚,猪排骨50克,用炖盅隔水炖熟,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作用。
淮山药山楂粥。淮山30克,山楂20克,粳米100克,将3种食材放在一起加水500ml,煮30分钟,米烂成熟,适量调味后服。有补益心脾、降脂消滞的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