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网点名表扬的汕头小学生:与多方合力找回走失的九旬老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7-15 09:18

“我们在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叔叔,他说他妈妈失踪了,让我们帮忙找一下他的妈妈。”

正午烈日当头,五六年级小学生蔡周全、郑锦峰、郑鸿佳、王嘉烨、黄源森在汕头玫瑰园小区附近走街串巷,精准分工,帮郭先生找到了已经体力不支的九旬母亲。

近日,这5名小学生的善行引发各方点赞。南都、N视频多方采访了解到,在潮汕地区,像他们这样的“汕头好人”还有很多。潮汕寻失联盟志愿者、当地民警、失踪人员家属默契配合,找回了家人。汕头市潮寻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朱汉文和志愿者队友们说,希望以实际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对“走失”的关注和重视,期盼有一天能真正实现“家家都团圆”。

老人走丢

7月9日上午,夏日的汕头街头赤日炎炎,郭女士的心里更是焦急难耐。

当天10点多,郭女士跟往常的周末一样到金平区月季园小区看望已经95岁的老母亲。到小区楼下时,却从哥哥那里得知,母亲从早上8点半出门买菜一直没回来。郭女士赶紧去母亲平常爱逛的市场和附近超市寻找。

“我母亲很健康,头脑清醒,家附近的菜市场离我们住的地方直线距离就四五百米,我没想到她会走丢。”郭女士向南都记者回忆,因为附近街道在改建,母亲最近很少出门,这次下楼买菜就对周围环境有点陌生了,“小区环境变化挺大的,老人的认知毕竟不如年轻人”。

郭女士没有找到她的母亲,周围人也都不知道母亲的去向。

12点左右,焦急的郭女士报了警,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派出警力,同时联系当地潮寻公益志愿者团队(以下简称“潮寻”)协助找人。

通过调取视频,警方最终把老人的去向锁定在跟月季园小区隔了两个小区和一条马路的玫瑰园小区。于是,民警、志愿者以及家属带着老人的照片和视频片段,连忙赶往玫瑰园小区找人。

中午1点多,汕头市金砂小学学生蔡周全、郑锦峰、郑鸿佳、王嘉烨和大华一小学生黄源森一行5人相约玩耍,正好路过玫瑰园小区。

“我们在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叔叔,他说他妈妈失踪了,然后就把手机上的照片给我们看,让我们帮忙找一下他的妈妈。”蔡周全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当即帮忙在附近找人。

中午1点半左右,蔡周全和同学们在玫瑰园小区内的玫瑰一街,看到了一位身着紫色套装的老人,“和照片里的人很像”。于是商量着分配了任务:蔡周全和王嘉烨留在原地照看老人,其余三人去附近的派出所报告情况。

“然后就来了一个便衣警察,确认是那个走丢的老奶奶后,他就通知同事快过来,又买了一瓶水给这个老奶奶。”蔡周全向南都记者回忆,不一会儿,志愿者就骑电动车载着郭女士来到了玫瑰一街,郭女士的弟弟也赶了过来。

“她(母亲)当时都快脱水了,疲劳得一塌糊涂,整个身子都在发抖。”郭女士说,“从早上8点多到下午2点左右一直在外面,买了鸡蛋、鱼、肉等,提着几十斤东西一直走,肯定很累。她脑袋很清醒,只是走不动了,迷路了”。

微信图片_20220713122219.jpg

在多方帮助下,郭女士与母亲汇合。

郭女士很感激这次帮忙找人的民警、志愿者以及小朋友们。“他们(蔡周全和同学们)当时找到人之后还大声地叫‘终于找到啦’,说要当‘汕头好人’。”郭女士说,“汕头好人”是当地人熟知的一个词语。

汕头市金砂小学校长罗琛琪告诉南都记者,学校了解到这件事后,委托各班班主任对孩子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对此事进行了宣传。“孩子们幼年、童年时期的一些活动,会让他们一辈子记住,我们也希望他们在这里,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寻失联盟

苏妮(化名)也曾得到过“汕头好人”的帮助,不过,她的母亲没有这么幸运。如今,在很多人眼里,她也成了一名“汕头好人”。

苏妮向南都记者回忆,2018年,她的母亲出门后迷了路,失联两三天后,他们才察觉到不对劲,赶紧报了警,也通过警方联系上了潮寻团队一起找人。警方查看视频发现,苏妮的母亲很可能在离汕头市区几十公里外一个村里的山上。

“当时民警、消防、志愿者,还有很多村民,小的20多岁,大的50多岁,总共几十人每天帮忙找。”苏妮说,那个村子的路很不好走,很容易迷路,他们连着找了六七天,才找到母亲。遗憾的是,母亲被找到时已因不小心掉进水池里,不幸遇难。

苏妮悲伤于母亲的去世,也感激大家无私的帮助。“他们都不肯收我们家属任何东西,给他们买了盒饭和水,他们都拒绝,后来我们都快跪下了,他们才肯接受。”从此,她认识了这个跟警方配合默契,积极帮助寻找走失人员的潮寻团队,并成为志愿者。

苏妮已经不记得自己帮忙找回了多少走失人员,只要看见群里有人员走失的消息,她都报名参与寻找,家人、朋友也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就在两三周前的一个晚上,她连续参与了四五个寻失行动,“那天晚上突然有那么多走失的老人,正好我们都在外面,几个老人也很快就被找到了。”

微信图片_20220713122227.png

潮寻志愿者在微信群沟通寻人。

“我们基本跟汕头每个派出所都有联系。”汕头市潮寻公益志愿者协会会长朱汉文告诉南都记者,汕头、潮州、揭阳三地多家志愿者组织及热心个人,自发组成了一个专门协助寻找走失老人、儿童及走失残障人士的公益互动平台——潮汕寻失联盟。

潮汕寻失联盟的成立,也是因为一场走失案件:

2016年,汕头一名志愿者80岁的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独自外出后在汕头市区走失,家人四处寻找未果,报警后也迟迟未能找到。无奈之下,这名志愿者求助于他公益志愿圈的“同行”们。

朱汉文也收到了求助信息,通过警方提供线索,初步判断老人可能去了潮州或揭阳方向。于是立即协调揭阳、潮州两市的公益组织协助寻找,最终在潮州找到老人。

潮汕三市同宗同源,人员往来频繁。通过此次三市志愿者联动协调快速寻人,大家都萌生了一个想法——把三市寻人志愿者组织起来。由此,2016年底,潮汕寻失联盟互动平台正式成立,三市的寻失志愿者队伍也相继成立。联盟成员积极协助警方,寻找各自所在地的失踪人员,同时联动配合跨区域寻找行动。其中,汕头市潮寻公益志愿者协会,于2020年12月31日在汕头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

警民联动

“愿家家团圆,是阮个心声。”

朱汉文说,家人的走失对整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寻失这项工作,开了头就没法结束,看着走失人员家属的无助和焦急,他无法拒接。寻找走失人员,成为他和志愿者队友们工作生活外重要的活动,哪怕是在除夕夜也不例外。朱汉文介绍,近几年,他们的除夕夜几乎都是在接力寻人中度过的。

2020年农历除夕,朱汉文就接到汕头龙湖区家长的求助,称两个初中女生因结伴在外玩耍到太晚,怕被家长责骂选择离家出走。潮寻团队连忙制作寻人海报、建立寻人微信群,晚上7点出动,到派出所查看各大路口监控、在村里各户人家询问查看监控录像、到大马路上扫街寻人……直到次日凌晨3点多,终于把两个离家出走的小女孩找到了。

微信图片_20220713122234.jpg

多年来,潮寻志愿者坚持爱心接力。

据了解,仅在2021年,汕头市潮寻公益志愿者协会就累计接到走失求助315例,成功寻找到305例,成功率96%。如今,协会正式成员有200多名,外围志愿者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团队管理,朱汉文告诉南都记者,并没有什么章程和条款,不会要求成员参与多少次或多长时间。“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每次群里有寻人的消息,大家都非常踊跃。”团队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不过在寻失工作上,他们却纪律严明,流程明确。

朱汉文介绍,不收取走失人员家属任何财物是他们的底线,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大家都是无偿寻人,自己掏腰包解决吃饭和车油费等问题。

此外,他们与警方配合默契。通常,当地派出所接到有关失踪人员报警后,会同步联系潮寻团队,并提供走失人员相关信息和监控线索。潮寻团队接到求助后,会立即制作寻人海报,同时把家属、民警、志愿者拉群共享相关信息,同步开展寻人行动。

“警方非常支持潮寻团队。”苏妮和朱汉文都这么说,在他们看来,仅靠他们靠盲目扫街寻人,收效甚微,需要有警方提供走失人员的线索以锁定去向,缩小寻找范围。

而在警方看来,潮寻团队也对他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汕头市公安局金平分局金东派出所案件办理中队中队长毛崇立告诉南都记者,潮寻团队已经跟金东派出所配合多年,“对我们帮助是挺大的,帮我们缩短了寻找人的时间,明显感觉到近几年寻找失踪人员的效率高了很多”。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汕头公安机关将查找失踪人员工作作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集中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健全查找机制,着力提升查找效能。基层也在不断探索高效、可靠的创新举措。

潮寻志愿者就像无数的触角,抵达大街小巷每个细微角落。他们熟悉当地环境,满怀恻隐之心,饱含助人情怀,是潮汕地区民警寻找失踪人员的得力助手,也成为基层治理群防群治的重要社会力量。

朱汉文和志愿者队友们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寻失工作,更希望以实际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对“走失”的关注和重视,期盼有一天能真正实现“家家都团圆”。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实习生 田恒 丁小燕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暖心“小人物”系列报道
身边好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