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广州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海珠、白云区分别有若干区域被列入中、高风险区。海珠、白云区非这些风险区的孩子去发热门诊看病的话,还能够享受广州在6月23日发布的“0至14岁儿童可回家等核酸结果”的便民新规吗?
有海珠区家长反映,带孩子去发热门诊看病时,已遇到护士告知“白云、海珠区的患儿,都要等到核酸结果出来才能离开”。家长希望,若此项规定在疫情时有新变化,希望医院或卫健部门及时发出提示信息,以方便孩子与家长提前做好就诊准备。
7月13日下午,广州卫健委对此回应南都记者,目前广州市层面仍要求所有医院按照此前的便民通知执行。但其他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特别是对于有流行病学史或流行病学史不清晰的风险人群,在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应在发热门诊进行留观。
带一岁孩子到发热门诊复诊 被要求核酸结果出来再离开
贾先生(化名)家住海珠区,并不属于中高风险区,几天前,他一岁两个月的孩子发高烧,就带孩子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发热门诊看诊,之后,贾先生的孩子烧退了,但还是咳嗽,他想带孩子复诊一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咳嗽的问题。
虽然没有发烧了,但按医院的规定,7天内有过发热的患者,必须看发热门诊,不能直接挂儿内科的号,于是,贾先生挂了7月12日中午发热门诊的号,当天中午,趁着午休时间带孩子来到医院。
在发热门诊的分诊台,贾先生被护士告知,由于他们家住海珠区,他们必须等到核酸结果出来之后才能够离开,等候时间大约4至6小时。
“我很意外,因为我记得前不久广州卫健委才发了通知,没有流行病学史的儿童,可以回家等核酸结果,我们几天前带孩子看发热门诊,是可以先离开的”,贾先生说,正因为他记得这条通知,才选了午休时间带孩子来复诊,否则,拖到下午他就没有办法上班了,而目前的工作太忙,没有办法临时请假。
家住非中高风险区 孩子还可以享受便民新规吗?
6月23日,广州市卫健委公开发布通知,0-14岁儿童到发热门诊就诊,可回家等核酸结果,具体内容是:“对发热门诊就诊的0-14岁儿童,如患儿及其陪同家属无新冠流行病学史,非中高风险岗位人员,近14天无中高风险地区或涉疫地区旅居史,健康码为绿码,且患儿已完成核酸采样和信息登记的,就诊结束后无需等候核酸检测结果,即可离开发热门诊,返回家中观察,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返回途中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贾先生表示,他们家所在区域并不在高、中风险区内,也不在本次疫情划定的低风险区海珠区南石头街道。
但在医院里,发热门诊护士告诉贾先生,目前,海珠区、白云区的患者,不管在不在中高风险区域,都需要等待核酸结果出来了才能离开。
虽然对此规定有点疑惑,但贾先生表示,并不是不能理解。他介意的是,此次看诊前,微信、短信渠道都没有接到来自医院的提醒,人到了医院才得知此规定。
他希望,如果此前的规定在新的疫情形势下有变动,医院或有关部门能够提前告知家长,以便家长合理安排看诊计划,“毕竟,带孩子看病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我们这样一岁的小宝宝”。
广州市卫健委:便民新规仍执行 风险人群应配合医院留观
6月23日,广州市卫健委公开发布通知,对发热门诊就诊的0-14岁儿童,符合以下条件,可离开发热门诊,返回家中观察并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返回途中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患儿及其陪同家属无新冠流行病学史;
2)非中高风险岗位人员;
3)近14天无中高风险地区或涉疫地区旅居史;
4)健康码为绿码;
5)患儿已完成核酸采样和信息登记。
新的疫情防控期间,上述规定有变化吗?7月13日,广州卫健委对此回应称,目前广州市层面仍要求所有医院按照上述通知执行。但其他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特别是对于有流行病学史或流行病学史不清晰的风险人群,在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应在发热门诊进行留观。
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就诊环境,广州卫健委也呼吁市民配合医院做好留观和核酸筛查,争取帮助广州尽早结束疫情。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如有可疑症状应在发热门诊就诊 核酸阴性方可离开
7月13日下午,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在其微信公号上发布了《广州妇儿中心最新就诊告知书[2022年7月12日起执行]》,明确了对广东省内、省外非急诊就诊和陪护人员的就诊要求等事项。
其中明确,如有发热等新冠可疑症状,由预检分诊人员指引前往该院发热门诊就诊,待核酸结果阴性方可离开。
7月13日,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在微信公号发布《广州妇儿中心最新就诊告知书[2022年7月12日起执行]》。
广州多所三甲医院发布最新就诊须知
南都记者留意到,近几天内,随着疫情发展,广州多家医院都在微信公号渠道发布了新的就诊规定,对中高风险区、不同旅居史病人的挂号、分诊规则进行明确,对进入普通门诊、进行门诊有创检查所需要的核酸时间作出要求,等等。
附部分三甲医院最新就诊须知: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杨丽云 实习生符怡婧
编辑:李文,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