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秉承公益惠民的理念,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聚焦市民需求开展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切实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1月17日,第十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活动走进龙华,由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民生体验官等组成的南都街坊口碑榜调研团,来到龙华壹方天地和龙华文体中心并开展座谈会,深入了解惠民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成效。
南都街坊口碑榜调研团走进龙华文体中心
文体公益培训 免费体验高空飞翔
风洞飞行,是模拟真实跳伞的一种新型运动项目,当风洞打开,人会在强风的推动下悬在半空中,完成各种飞行姿势,在几分钟内体验到高空跳伞的乐趣。2020年,龙华壹方天地引入iFLY,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室内跳伞风洞飞行体验馆。而随着龙华区文体公益培训的开展,广大市民也有机会体验飞翔的快感。
据了解,2022年龙华区推出文体公益培训,不仅包含了篮球、网球、游泳等传统运动项目,更有马术、冲浪、风洞等市民鲜有接触的特色项目,充分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体验风洞前,现场培训讲解
“依托龙华区文体公益培训的开展,过去一年里iFLY风洞共接待300人次,除资深爱好者外,青少年与幼儿也同样参与其中。”风洞项目负责人向南都调研团表示。
另据龙华区文体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2022年龙华区文体公益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在累计开展6930课时的线下课程中,不仅有风洞、冲浪等体育公益培训,还包括有语言表演类、音乐类、美术类、乐器类等公益艺术培训,共22期课程。此外,以线上讲座形式开展的全民美育大课堂、名家系列讲座以及全民健身暖心大课堂等,则邀请名家、优秀导师开展美术鉴赏、音乐欣赏、舞蹈赏析和体育科普,共开展180期线上课程,全年公益培训活动惠及市民约72.3万人次。
作为推动龙华区全民艺术、全民健身普及的重要项目,文体公益培训不仅导师阵容强大,更实现了受众年龄层的全覆盖。导师方面,邀请了敬一丹、单霁翔等名人名家开展名家系列讲座,以及邀请ATP职业网球男子球员、全国运动会冠军公茂鑫走进网球培训课程。而针对7-14岁的青少年、18-55岁的市民以及50-80岁的中老年人,则根据其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少儿声乐、少儿主持、古典舞、瑜伽、老年广场舞等特色课程,惠及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
公益体育设施完善 推动全民健身深入
调研活动的第二站,南都街坊口碑榜调研团来到龙华文体中心,深入了解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路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据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科负责人谭彬介绍,为满足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龙华区每年利用体彩公益金采购公益性体育设施,并投放至社区、公园等公共健身区域,并有序向群众开放。
数据显示,目前龙华区累计投放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1288件(套),包括室外智能健身房4套,网球场、羽毛球场更新改造3处,篮球场8片,健身器材61件等。其中,有16件健身器材和2张乒乓球台就投放在龙华文体中心。
调研团一行参观龙华文体中心
此外,近年来龙华区还重点安装投放了一批室外智能健身房,并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为市民提供现场、及时的体质健康、运动数据以及个性化健身指导建议。如今,随着深圳北站中心公园、观澜马坜一村社区、清湖社区公园、茜坑老村、君子布公园、九龙山体育公园、大浪体育公园、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等多处室外智能健身房的投放,便捷丰富的室外智能化健身设施不断融入市民身边的场地,构建出便利、亲民、智慧的运动健身空间。而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中,区文体局累计采购了7批公益性体育器材,包含健身路径、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台、儿童娱乐设施等,积极打造居民身边的健身场地,构建“10分钟文体圈”。
丰富文体活动引调研团频频点赞
在随后开展的座谈会上,民生治理观察员宋涛表示,龙华区无论是文体公益项目的开展,还是全民健身场馆的建设,都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和公益惠民的理念。尤其对于iFLY风洞的体验,宋涛更是印象深刻:“以公益的方式让更多青少年体验华南地区的首家风洞,对于青少年科技梦、太空梦都非常具有意义和启迪。”
“我第一次见到只有三面观众席环绕的篮球场,另一侧则是户外的风景,置身其中让人特别有体验的意愿。”作为体育行业代表,民生体验官李江春则对龙华文体中心的篮球馆赞不绝口。并表示,对于青少年培训而言,硬件设施必不可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青少年培训活动能够走进文体中心,走进龙华。
南都口碑榜调研团与龙华区文体局开展座谈会
此次调研,民生体验官、市民代表罗小琪同样感触颇深。“很幸运能够接触到如此多元的公益培训和便捷的健身设施,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到龙华,享受这丰富的文体生活。”
统筹记者 蔡宇晴
文字记者 吴春熠
摄影记者 许松龙
编辑:吴春熠,蔡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