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4月28日上午,白云区教育局在广州市培英中学云城校区举行2023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白云区这两年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对落实“白云区德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对白云区下一阶段高质量德育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白云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刘文东对高质量德育体系建设进行详细工作部署,要求学校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的重点要点,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学校要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创白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走具有白云特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德育之路。
在会议上,白云区成立了系列试点单位,包括4个乡村父母讲堂、17个“课程思政试点单位”以及7个“家长思政学校”试点单位等。其中,“课程思政”试点是基于“大思政”理念,推进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大思政”融合教研,挖掘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不同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形成学科德育合力,从而提升铸魂育人实际效果。“家长思政学校”将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开发亲子思政特色课程或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而“乡村父母讲堂”将结合乡村家庭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切实推进乡村家庭教育促进工程,整合学校家庭教育资源,与白云区“父母讲堂”联动,加强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努力营造健康的高质量乡村德育生态。据悉,“乡村父母讲堂”将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每学期开展至少1次乡村家庭教育培训。
发布家庭教育调研报告,数据赋能德育提升
活动上,白云区教育发布了白云区中小学家庭教育调研报告。据了解,这份家庭教育调研报告是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白云区开展家庭教育专项调研的成果。调研成果不仅覆盖范围广,共覆盖了广州市白云区全部263所学校(分校区统计)约20.9万名家长,13089名教师,样本数量大,保证了调研数据的真实可靠。
3份家庭教育调研报告(《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家庭教育状况报告》《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状况报告》《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建议报告》),合计约2.1万字,为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除了发布纸质版的调研报告外,还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形成了白云区中小学家庭教育数据库,建设了家庭教育数据平台。
白云区教育研究院院长袁闽湘在会上做了家庭教育状况报告的现场解读。现场解读中呈现了这样几组数据:88.81%的家长觉得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家庭幸福的第一要素中,最多的家长选择了“身体健康”,也有较多的家长选择了“关系融洽”;在家长学校的课程需求上,“身心健康”(84.26%)是家长当下最期待学校设置的内容主题。这表明“双减”后的家庭亲子关系和沟通状况良好,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呈现出重视孩子的健全人格发展、习惯养成与兴趣发展的素质教育导向。
他表示,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白云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画像,准确描绘本区家庭教育生态,以数据结论辅助教育决策,更好地满足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要。
105个单位和个人获表彰,“温暖广州的最美班主任”暖心分享
本次会议表彰了落实“德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共105个单位和个人获得现场表彰。
会议上,2022年“温暖广州的最美班主任”广园小学老师周毓璇围绕一个个暖心案例做主题分享。周老师进入教师行业已有31年。“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繁琐,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她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一是要爱生如子,以爱育爱。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实时更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二是榜样示范,以身作则,她在大课间和孩子们一起运动、做大扫除、带领同学们一起排练朗诵节目等,起到了带头作用。对于未来,周老师充满了期待,她希望年轻的班主任能够接过接力棒,“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沉下心来研究班主任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凡的业绩,做一名有时代气息的班主任。”
平沙培英学校副校长刘强围绕近期“家校社”协同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热点话题,做了《家校社协同推进心育工作经验分享》汇报。他介绍了家校社协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成果,分享了平沙培英学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刘强强调,“共建+共育=成长”,不仅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沙龙和家庭教育专家讲座,还要积极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下一步,学校将设置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各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来设置主题。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吴纪蓝 通讯员 林咨雯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编辑: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