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华区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龙华区经济运行情况:地区生产总值664.29亿元,占深圳市一季度GDP总量8.55%,同比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2亿元,同比下降11.9%;第二产业增加值281.67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382.51亿元,同比增长6.2%。
推动高质量发展,龙华的优势之一是“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在龙华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与二季度经济工作部署会上,这个数据“亮了”:1077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实现总产出1087.35亿元,增长6%。
数字龙华、都市核心
托起一季度经济发展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圳市龙华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公示。建设目标中提及,将围绕数字经济,建设深圳中部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建成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一代高密度、高质量、高品质都市核心区。
2025年,初步建成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都市核心区;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都市核心区建成深圳中部区域南连北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典范。数字龙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引擎,都市核心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区典范。
数字化转型,是龙华进行产业升级的“抓手”,也早已厚植到这片土地上。
早在2020年,龙华区在深圳市率先出台《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旗帜鲜明地提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启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引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
2020年8月,“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发布,首批布局了12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两年后的2022年8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的主阵地放在龙华,寄望龙华北站片区与龙岗坂田片区联手打造总面积约87.7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核心区,其中龙华空间占据达62平方公里,成为深圳不折不扣的“数字高地”。
3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工作,计划到2025年完成全市8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首批在龙华、南山等四个区试点开展,未来三年将在深圳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且各年度咨询诊断工作均面向企业免费实施,深圳市、区工信主管部门将对咨询诊断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平台赋能,龙华先行。2021年,为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龙华区先行先试打造了广东省首个政府主导的数字赋能平台——深圳(龙华)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
据龙华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截至3月24日,数字赋能平台已入驻工业企业1451家、资源池企业441家、工业APP共10041个,设备连接数158万台(套),为180多家服务商提供了画像评估服务,线上诊断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640家,现场对接诊断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完成了340多家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落地诊断项目超800个。
土地整备,粮草先行
三年打造近15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
一季度的众多举措中,土地整备意欲“粮草先行”。
不断优化产业空间,以战略空间承载战略项目。今年2月,龙华区第四轮土地整备工作启动,通过创造更大的产业空间,为企业落地龙华提供沃土。
“大地块整备工作积累的经验目前已成为龙华区的一面‘金字招牌’,也是解决龙华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多、产业用地使用效率低、公共基础设施落地难、城市发展空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这是龙华区第四轮土地整备工作启动大会现场的发言。
今年2月,龙华区第四轮土地整备工作启动大会上宣布,龙华区国际医疗器械城产业片区地块、章阁产业片区地块、观澜东产业片区地块拉开土整序幕,预计将释放优质空间超3平方公里。
据悉,此前三轮大地块整备累计释放优质发展空间11.4平方公里,占设区11年来土地整备总量的近一半,加速打造了一批成片连片、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精品产业空间,引入迈瑞、迈胜、中光电等头部企业。
龙华区委书记王卫指出,龙华是产业大区,制造业大区,“2020年以来,龙华区把拓展产业空间放在突出位置,接连推动了三轮大地块整备,工作卓有成效。”他强调,未来还要为龙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空间。
从2020年的第一轮,到当下的第四轮,龙华区土地整备工作背后,是对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坚定信念。如今,第四轮的3平方公里上,又将滋养出多少企业?且拭目以待。
“出海”招商,“工业上楼”
龙华一季度这些动作亦不断
龙华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与二季度经济工作部署会上透露,从运行情况来看,全区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商事主体增长势头良好,重点行业、企业支撑明显,趋势型指标回升向好,“双招双引”成果逐步显现。
向600余家企业进行政策吹风,力争推动工业和商贸服务业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全面摸排5亿元以上重点工业企业;发动1265家企业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点对点”联系超4000家次,帮助500余家企业完善材料,确保企业应上尽上;推动767家企业入选“2022年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新增及累计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三……一季度,龙华动作不断。
抢跑争先拼经济。今年春节期间,龙华区委书记王卫便率队前往北京拜访有关部委,对接著名企业、高校及行业协会等七家单位,争取重大赛事、重大平台落户,开辟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户龙华,打造更大规模的新的低空产业生态。
“出海”招商亦不落下。今年年初,龙华区主要领导率队先后赴韩国、日本等国以及北京“双招双引”,开展经贸、科技、文化考察交流,通过点对点洽谈、登门拜访和举行推介会等形式推介深圳、龙华的发展成果和优势,对接有合作意向的企业40余家,推动4个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世界500强富士胶片深圳数字工厂项目启动。
在高质量发展春风的吹拂下,大力实施“工业上楼”行动计划被写进了深圳的2023年任务重。作为产业大区,龙华在第一季度积极推进了一批企业“工业上楼”。
例如,3月进行的龙华区建泰城市更新项目土石方、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开工仪式,这是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试点项目,也是市、区重大项目。项目改造达产后,有望实现年综合纳税额8476万元,约为改造前的2.6倍,新增就业岗位可望达到1.2万个,产业要素加快聚集、产业人才快速会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局势将持续走高。
市长覃伟中率队到龙华区调研“工业上楼”项目时曾强调,要持续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加大制造业空间供给力度,高标准规划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推进“工业上楼”,突出供需匹配,尽快供应一批低成本、优质、定制化厂房,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空间保障。
用实干“书写”完一季度工作后,龙华区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重点将向何行?
近期剑指工业与消费,远期锚定优化营商与重大项目。
论及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龙华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与二季度经济工作部署会上指出:从近期来看,要全力稳住重点工业企业,确保工业充分发挥经济支撑作用;要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强化消费对经济的牵引带动作用;要推动重大项目应开尽开、能开早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从远期来看,要千方百计做好安商稳商工作,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大突破;要更好统筹重大项目储备和布局,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形态和增长动能。
采写:奥一网基层治理研究员 郑少纯
解码一季度深圳各区经济工作,看更多报道:
深圳2023年一季度“10+1”区经济“赛跑”,谁是“一哥”?
编辑:郑少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深圳2023年一季度“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