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升无创检测精准度,膀胱癌防治领域将迎来强力辅助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07-22 21:04

人口老龄化、饮食生活习惯变化等诸多因素叠加后,现代社会的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和功能性泌尿疾病患者持续增多。早期的诊断、筛查出早期癌肿并及时干预,将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WechatIMG37.jpg

7月22日,南都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CUA(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青年泌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学术会议”上获悉,由泌尿外科专家林天歆教授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开发的泌尿系统肿瘤人工智能辅助体系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通过尿液脱落细胞人工智能诊断,在膀胱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上均取得了90%以上的优异成绩。“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全国性病理专家来进行人机大赛,让高年资的病理医生和我们的这套系统PK,以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方面的实际效果。”

带动青年医生成长

促进中国泌尿外科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CUA第15次全国青年泌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学术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主办、广东省医学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

大会邀请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和青年骨干交流讲学,展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介绍诊疗技术和转化医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同时聚焦青年泌尿医生成长与发展,为青年泌尿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平台。

WechatIMG41.jpg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健教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UA)主任委员黄健教授表示,青年医生是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学会始终高度重视对泌尿外科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高速发展,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理念、手术技术、基础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中国泌尿外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跟随到并行的跨越。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们始终保持学术热情,在“健康中国”的大舞台上,厚植家国情怀,苦练临床本领;关注学科前沿,突破科技瓶颈;推进公益科普,助力基层医疗;保持开放心态,加强国际交流。

“实现中国泌尿外科‘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伟大蓝图,是一场历史的接力赛,站在新时代的中国泌尿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抱负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黄健教授和候任主任委员张旭院士均从名医大家的角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了促进自身长期发展和培养新一代的医学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此次大会泌尿外科青年学组推出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设置青年新秀人才、青年杰出人才、青年领军人才的“全周期”的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出兼具高超临床水准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青年泌尿外科医师。

强力辅助即将上线 

AI技术应用将点亮膀胱癌精准诊疗

近年来围绕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诊治临床痛点,在黄健教授、林天歆教授带领下精耕细作,全力打造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该体系实现了膀胱癌在早诊率、分期准确率、保性功能率、五年生存率上的提升。仅需检查患者的尿液就能判断其是否罹患膀胱癌症;通过创新术式,患者不但能切除肿瘤,还能保留控尿和性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对膀胱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的指南,淋巴结转移的最终诊断是通过病理评估,但诊断仍然存在挑战,如果涉及微转移,诊断变得越发困难。

针对上述临床发现的痛点,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团队通过长期研究开发出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了多个医疗场景。“在AI帮助下,通过尿液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超过90%,大大提升了检测的准确度。并在多个场景下减轻了患者频繁做膀胱镜带来的痛苦。”  

WechatIMG45.jpg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教授

林天歆教授表示,近期逸仙泌尿团队通过多中心研究纳入1012名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膀胱癌患者,获得淋巴结切片的完整图像,用于开发淋巴结转移诊断人工智能诊断模型。该模型诊断准确性高达97.8%-99.8%,大大超过初级病理学家和高级病理学家。尤其,是在微转移方面,该模型表现良好,在提高病理学家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该研究通过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快审通道,于今年3月全文在线发表,文章一经刊出,便引发国内外同行热议。

“目前来看,我们的AI系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下一步,我们计划组织一场人机大赛,进一步验证其在辅助诊断上的前景。”

公益科普,托起“健康中国”泌尿梦

公益科普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推力。由于泌尿系疾病中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尿路结石以及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都非常高,极大地影响着人民的健康。此外,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作为泌尿系疾病的重点患病人群,老年男性的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健康的重要问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林天歆教授分别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及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为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黄健教授领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发起了“U医公益行”全国性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以“关注泌尿健康,关爱泌尿病人,为爱携手同行”为宗旨,组织全国泌尿外科名专家,在全国各地举行义诊、疾病筛查、公益手术、健康教育等活动,为人民解除病患疾苦,造福人民健康。

林天歆教授发起了广东省泌尿外科学术直通车活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组织省内专家定期下沉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单位,助力区域泌尿外科医疗同质化诊疗。

WechatIMG47.jpg

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黄海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黄海教授带领下,创新帮扶形式,通过技术帮扶、学术帮扶和党建帮扶,开展支部联合上党课、联合早查房、MDT远程会诊等活动,大幅提升广东省县医院泌尿专科服务能力,建立了慢病管理体系、泌尿功能障碍预防康复联盟基层示范基地。同时,通过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基层医院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共同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杨家琰  通讯员 刘文琴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