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劳动学科区域探索成果在“粤港澳智慧课堂”活动中展示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3-12-09 15:06

为着力在教育中做好数字化教育加法,围绕广东省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推动中小学开展高质量信息技术教育,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中,近日,“粤港澳同一堂课智慧教研助推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小学智慧课堂交流及研讨活动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龙口西小学举行。

800x534_657014ebd5538.png

800x369_657014f00e9b2.png

800x600_657014ed2b3c8.png

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龙口西小学承办,荟贤小学、澳门劳校中学,香港陈树渠中学协办。来自深圳、广州、香港和澳门的20位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和高科技产业代表、科研院所科学家及来自广东各地市负责数字赋能教育的教研员、课题负责人、企业代表等近200人汇聚一堂,探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 

活动聚焦于数字化转型的智慧教研有效实施,深入探讨大概念+生成式人工智能课堂的关系,探索中小学五育并举下的智慧课堂教育新方法新路径,通过课例展示、主题讲座、教研沙龙等环节,互相借鉴、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会上,深圳市罗湖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肖骥辉就《信息技术赋能高质量劳动育人的区域实践》进行区域分享。她指出,要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要从智慧劳动课堂,智慧劳动学科,智慧劳动教育三方面入手,全面深入贯彻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从市教研,区教研到校教研,在全市以点带面的开展多层级教研活动;还分享了罗湖各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共同推进科教融合的经典案例,以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活动全程采用线上网络直播,罗湖区各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录播室全程观看了网络现场直播。肖骥辉表示,通过搭建老师、专家之间互相交流的教研平台,促进老师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探究,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她指出,本次活动不仅仅是培养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增进文化认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粤港澳同一堂课·助推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举办,是粤港澳三地推动科学教育教育交流合作、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探索。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赵倍莹

编辑:谢粤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