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自采“五指毛桃”煲汤,不料竟误食了断肠草。近日,粤西一对夫妇“喝汤”10分钟后头晕,随后出现口吐白沫、意识不清、呼吸心跳骤停。
经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下称“粤西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消化内科等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会诊治疗,夫妇俩幸运脱险,最终康复出院。“多亏了医生护士们,从鬼门关里拉回了我们父母。”患者儿女带着锦旗来到粤西医院致谢。
喝汤十分钟后头晕,“五指毛桃”竟是断肠草
今年50多岁的罗叔和何姨(化名),家住信宜市思贺镇。当日中午,两个人用山里采集晒干后的“五指毛桃”根茎煲汤,喝完10分钟,双双出现头晕、浑身乏力等症状。怀疑食物中毒的他们,第一时间呼叫亲友,就近将其送至思贺镇卫生院(信宜市医共体思贺分院)急诊。
接诊医师杨坚邦怀疑断肠草(钩吻)中毒,除了对其进行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准备洗胃等救治的同时,紧急联系上级医院粤西医院求助,并委托患者亲友前往其家中取食物汤及汤渣到医院进一步分析。
思贺镇是距离信宜市区路途最远的乡镇,从粤西医院到镇卫生院路途超过100公里。“不仅需要出动两辆配置呼吸机的救护车,车上可能还要电除颤。”百里之外的粤西医院急诊科赖隆健主任医师接到分院求助后,立即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并安排救护车百里加急,尽快赶到思贺镇卫生院。
喝汤后1小时,罗叔出现口吐白沫、意识不清,随即呼吸心跳骤停,一直在线上指导的粤西医院急诊科团队,也给予了施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气管内插管的建议,同时密切观察何姨的病情变化。
就在救护车赶来卫生院的路上,何姨也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形,通过气管内插管,先后两次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输液、升压药维持生命体征。
喝汤后不到2小时,粤西医院救治团队到达卫生院,立即换呼吸机辅助呼吸,医共体上下现场研判病情,有条不紊,全程无缝衔接。
“患者生命体征还不适宜转运,继续就地抢救稳定病情。”粤西医院医务科召集急诊科、ICU及消化内科在线多学科会诊后决定。其间何姨出现两次室颤,经除颤恢复心率。在罗叔和何姨喝汤后4小时多,在医护人员用呼吸机、监护仪的严密守护下,百里飞驰转到粤西医院。
多学科联合,从“鬼门关”拉回夫妇俩
到院后第一时间转入ICU,中毒昏迷的夫妇两人病情依旧危重,吸入性肺炎、肺水肿,尤其是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粤西医院ICU主任梁秋波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严阵以待,经过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抗感染、输血、强心治疗,以及序贯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至病情稳定,何姨3天后、罗叔5天后分别转出到消化内科普通病房后续治疗。
同时,送到疾控中心检验的食物成分也检测出来了。夫妇两人喝的“五指毛桃”根茎煲汤里面含有断肠草(钩吻)成分,确认误服断肠草(钩吻)中毒。
转入普通病房并不意味着病情已经完全恢复,患者仍需继续接受医疗观察和治疗。“罗叔比何姨病情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还存在肺部感染、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两人还有心理情绪问题,都需要过关斩将。”粤西医院消化内科梁兴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抗感染、雾化吸入、静脉输血、护肝护胃以及协同亲属关怀护理等治疗。
住院两周后,夫妇两人最终平稳度过险关,先后康复步行出院。
断肠草有剧毒,食用两小时内发病
心有余悸的罗叔何姨呼吁公众,不要随意食用来历不明的食材。梁兴副主任医师提醒, 钩吻(俗称断肠草),别名大茶药,全株有剧毒。含有毒性的“钩吻生物碱”在根皮部位含量最高,并且中毒潜伏期很短,一般在食用后两个小时内发病。中毒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视力减退、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症状,危及生命。
因为根茎与广东人煲汤常用的五指毛桃十分相似,而且断肠草经常缠绕和混杂在其他植物当中,会引起误食。因此他呼吁,市民在选择煲汤材料时,不要自行采食不明野生植物,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一旦出现类似中毒症状,要及时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浓盐水,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减少毒素的吸收,并立即拨打120求助,确保生命安全。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王炜昌 陆水清 简文杨 戴希安 张婷婷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