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晚,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开播。第二集《全面监督》中,披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白向群的贪腐细节。
专题片显示,白向群违法所得超1亿元。曾经有一名老板一次就送给他30箱茅台,落马时从他家里查扣1000多瓶贵重名酒。
据介绍,白向群出生在一个普通蒙古族家庭,父母长年在草原上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当地很受百姓尊重,给他起名叫向群,寓意是希望他永远心向人民群众。
然而,当白向群拥有权力之后,却忘记了父母的厚望,把权力当作了追求自我享受的筹码。
2018年4月24日,白向群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2018年10月被予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
2019年1月31日,法院一审开庭,检察机关起诉白向群涉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多项罪名,违法所得超过1亿元。白向群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回首贪腐1亿元的起点,他收受的第一笔贿赂,正是第一次当上“一把手”之后。
“成了一把手,就在那个时候自己的思想有了波动,犯罪源头的思想苗头已经出来了。那么我要走一条既要能当官,又要能够发财的所谓中间之路。”白向群说。
据他交代,当时自己是自治区团委书记。盖办公楼,这个老板找到我,关系也不错,就说是想干这个活儿,日后要给我钱,自己也是经受不起这个诱惑,这样就走出了犯罪的第一步。
专题片显示,这第一笔贿赂就高达105万元,白向群首次体会到了靠权力来钱原来那么容易。起初他还有些提心吊胆,随着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就渐渐麻木了。此后,他又陆续升任乌海市委书记、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权力越来越大,对金钱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乌海市被形象地称为“乌金之海”,境内有丰富的优质焦煤和其他多种矿产资源。2003年到2011年,白向群在乌海市担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用这片“乌金之海”的资源,为自己换取了大量“黑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副主任陈正云说,“他在乌海任职期间,大肆插手煤炭资源配置,通过审批煤炭资源、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来捞钱。在本案中涉案的37个老板当中,有20个老板都涉及到资源配置。他为一个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杜某某进行煤炭资源配置,就收取了一个价值1600多万的北京房产一套。为广东一个老板进行煤炭资源配置,收受500万用于在北京买一个别墅。”
案发时,查获白向群在呼和浩特市、北京市、海南省等地实际控制房产十多套,其中不少面积巨大、装修豪华。这一套套房产,都是他做“一把手”期间,或直接收受、或用违法所得置办,或和老板之间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等方式变相受贿得来的。
除收受企业老板的贿赂外,白向群还买官卖官,收受30多名干部数百万元的钱财。他贪腐行为,给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和政治生态都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据介绍,白向群爱喝酒是出了名的,不少老板也就投其所好,以高档名酒相送,白向群也来者不拒。曾经有一名老板一次就送给他30箱茅台。
除了收礼,白向群还用公款买酒,落马时从他家里查扣的酒就有1000多瓶,几乎都是贵重的名酒。他四次动用公款六百余万,购买各种高档的白酒、红酒。
白向群曾经说过一句话:要趁在位的时候把退休后喝的酒都准备好。对他来说,权力的滋味曾经如同美酒,让他沉醉其中,而现在,到了酒醒的时候。
他坦言,“自己愿意喝酒,也愿意喝好酒。现在来想很可悲,收了这么多的钱,换来的结果呢?一间牢房一张床,收了那么多的酒想着天天喝,一天三顿牢饭,一回想起这些,自己可以说是痛不欲生。”
陈正云表示,党政“一把手”,权力还是非常集中。他们能够用权任性,恣意妄为,工程项目他也批,资源配置他也批,所有的其他的程序也好,审批流程也好,都靠边站,反映出我们当前(必须)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特别对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权力集中、资源集中、资金集中这些岗位环节,要加大监督制约的力度。
文/马铭隆
编辑: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