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谋划相邻城市联防联控工作,健全跨区域协同机制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02-26 17:41

张.jpg

中山谋划相邻城市联防联控工作,健全跨区域协同机制

南都讯  2月26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举行第3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并重点介绍中山市落实分区分级防控,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情况。有记者提问:随着珠三角城市群建设推进,中山与邻近的珠海、佛山等城市联系紧密。请问中山在加强相邻城市联防联控上有何安排?对于便利城市间的群众出行有什么具体措施?

对此,中山谋划相邻城市联防联控工作,健全跨区域协同机制回应称,此次疫情突然发生,各市均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披挂上阵,按照中央、省的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艰苦卓绝有效的工作,目前全省疫情持续向好。在总结前段“各自为战”的防控基础上,现在是时候谋划相邻城市联防联控工作,他认为这是跳出各市分区分级管控模式,以大湾区的视野谋划湾区城市间联防联控的“窗口期”。

他以中山为例,中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地带,与佛山、珠海、江门相邻,市内部分镇区与珠海、顺德等地区毗邻,生产性、生活性活动十分频繁。例如,中山南部有一个镇,有50多万人口,其中20万人都是在珠海工作的人员,他们人员之间已经模糊和淡化了行政区划的概念,呈现“同城化”状态,给城市间联防联控工作带来上严峻挑战。他表示,接下来,中山将和周边兄弟城市密切沟通,积极探索,努力建立好相关机制,形成更大的疫情防控合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珠中江”信息共享机制。珠中江三市已形成常态化的在传染病应急响应状态下的信息互通、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2019年还开展了埃博拉病毒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演练。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山市在原有框架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加强了信息的实时共享,联合开展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

二是大力推广使用“粤省事”“粤康码”互认机制。依托“粤省事”“粤康码”平台,引导返粤人员自主申报,制定互认通行机制,共同解决跨区域通行问题。目前中山返程人员健康自主申报比例在全省位居前列。

三是健全跨区域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医疗诊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会诊,推进跨区域疫情防控联合科技攻关,推动跨区域的医护人员、防疫物资等相关资源的高效组织和调配。

四是推动落实跨区域便利出行保障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秩序进一步恢复,省内市域间流动将进一步增大。当前中山跨市公交线路21条,其中,至珠海12条、至顺德6条。因疫情防控需要,经与周边城市商定,中山市21条跨市公交线路于2月3日全面暂停运营。为保障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恢复,将有序恢复跨市线路运营,目前,已恢复8条至珠海线路。接下来,中山将继续加强周边城市的沟通协作,统一步调,坚决保障区域群众生活生产性出行需求。

1号楼出品.jpg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萧倩苑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视频:南都记者 陈艺丹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