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疗轻预防?公共卫生短板必须补上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0-03-24 07:41

3月22日,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一则题为《关于国家及各省援鄂疾控工作队暂缓离鄂的通知》的文件在网上流传。尽管标题和内文都写明是“援鄂疾控工作队”,但一些网民在传播这份通知时,将其理解成了“援鄂医疗队暂缓离鄂”,进而认为湖北疫情发生了新增和反弹。

各省的援鄂医疗队已在有序撤离,要求暂缓离鄂的实际是援鄂疾控工作队。疾控工作队为何暂缓离鄂?原来是在谋划一件大事:国家卫健委联合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准备开展全省疫情防控“疾控大培训”,为期一周,主要面向湖北各地疾控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从事公共卫生人员,决心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公共卫生队伍。

为什么说这是一件大事?从公众的误解中已经可以窥出端倪。很多人不知道“疾控”的含义,想当然地将疾控与医疗混为一谈,透露了公共卫生事业相对被忽视的尴尬。

pic_826374

2020年2月8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对深圳市蛇口码头开展了预防性消毒,包括码头客运大厅和高速客轮。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实际上和临床诊疗相比,疾控工作的重要性一点儿也不逊色。在本次战疫一线,如果说一线医务工作者是与病魔直接较量的“先锋”,那么疾控工作者就是从后方包抄,确保病毒无处遁形的“特种部队”。无论是流行病学调查、病原检测还是预判走势、为防控提供决策依据,都浸透了疾控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王琦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十分醒目: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 疾控体系是防御长城。王教授在文章中说,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在取得战疫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疾病防控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重医疗轻预防的确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实践中疾控工作受到了不应有的轻忽。2019年国家疾控中心的一篇论文透露,近三年来仅国家疾控中心流失的中青年骨干计有百人之多,有些地方疾控机构人才流失则可能更严重,经费更无法保障。

现在,湖北省借各地疾控精英齐聚湖北之机开展“疾控大培训”,显然是补齐短板的一次尝试。从过去媒体的报道中可知,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临床医学者得到的培训机会往往最多,公共卫生人员就逊色得多了。本次培训规格之高不言而喻,而从覆盖面来看,其规模之大也前所未有,相信会对促进湖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然,一次培训还无法解决全部的问题。首要的一点是一些地方的官员忽视公共卫生,不少医疗卫生机构普遍不重视履行公共卫生职能,这种格局必须改变。

王琦教授在前述文章中建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解决疾控认识根源和保障不足的问题,解决科技攻关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加速推动我国疾病防控体系的建设,从而建立长效机制。”专家所言值得倾听。

编辑:晏文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