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我选了全市最好的老师,给你的孩子上课。”这是中山市教研员梁雪菊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成为了西区广丰小学语文老师董春雷的鞭策。董老师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一年级,一个上幼儿园。为了完成录课任务,她都是等把孩子们哄睡了,再爬起来备课,制作课件等,完成第一课的录制时熬了2个通宵,都是到了早上六七点钟才合眼睡一下。录课播出后,她和儿子也终于可以一起看一节课了。
据悉,接到录课通知时,已经是2月27日的凌晨1:02。董老师觉得,接到这个工作感到很荣幸,但是也有压力。她认为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所有的小语老师;不是给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是给全市的学生上课;这课不仅只是给学生看,更是给全市的家长一起看,是接受检阅的。
“既然接下这个任务,我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董老师暗暗下了决心。
但现实很骨感。一开始备课,她就遇到了几个大难题。第一是时间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二是克服面对摄像机的不适。以前上课时都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都有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而现在面前只有一台黑黑的、四四方方的摄像机,一双眼睛无处安放,不知道看哪里好。
“就算在家背的再好,到了那样一个环境也会不适应,瞬间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内容,而且每节课20分钟,必须一镜到底,中间不能有停顿,不能忘词,不能有口头禅,更不能有知识性错误,这对于从来没有上过镜的我来说非常困难。”董老师说,“所以在镜头前舌头总是会打架,而如果有了说的不流畅的地方,心里总觉得就不完美了,总想着重新再来一次。”
还有就是完成这项重任和兼顾家庭,兼顾学校本职工作该如何协调。一年级哥哥跑来跑去地找妈妈问,实在没时间就让儿子先放着;上幼儿园的妹妹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妈妈,你什么时候陪陪我啊?”“妈妈,你的女儿是电脑吗?”后来,因为白天要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完成学校的填表汇报等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无法静下心来,她就把备课的时间挪到了夜深人静的夜里。
3月11号,她的课播出了,因为是一年级的课,和儿子终于可以一起看一节课了,儿子来学习知识,她来看自己的录课状态,以便更好的总结反思。
关于家长和学生如何利用好线上课堂的学习,作为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董老师表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不仅仅是听,还要跟老师互动和配合,要做笔记,要动笔。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请教身边的父母,可以连线询问自己的老师,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及时解决。
编辑:侯玉晓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滚动:如何给孩子更好进行“线上教育”,中山教育先行者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