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5.20国际母乳喂养日
南都讯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疫”,妈妈们也不例外。
2013年5月20日诞生在广州的“大爱有声母乳爱”公益项目,是中国首个推广母乳喂养和母乳捐赠救治重症患儿的公益项目,一直以来倡导捐献母乳救治重症儿童,到目前为止,已免费救治1000多位重症患儿。该项目还持续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
疫情期间,她们迅速加入到这场“战疫”,集结30多位专业哺乳顾问线上值班,帮助全国有母乳问题又不能请顾问上门的妈妈,她们进驻武汉一个两百多人的孕产妈妈群值班,随时帮助有育儿问题的准妈妈和新妈妈。
截至目前,她们已为湖北、山东、浙江、黑龙江、新疆、河南、河北等13个省份21城市的妈妈提供线上志愿服务超过5100分钟,一对一助力困境中的新妈妈。
这期间,有一个救助案例让妈妈们印象尤为深刻。
2020年2月20日下午,母乳爱发起人徐靓收到一位公益小伙伴的个案求助,希望母乳爱公益可以为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捐赠母乳,一场“喂”爱而生的暖心救助就此展开。
妈妈照顾白血病大儿 两个月大的小儿断乳
希望得到帮助的孩子来自于一个在广州打工的四口之家,老家海南。
2019年底出生的小猴(化名)是家里的老二,哥哥三岁,爸爸是一名勤恳的技术工,妈妈在家照顾孩子。2020年初,哥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住院治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妈妈留在病房照顾哥哥不能外出。刚满两个月的弟弟被迫中断了母乳喂养。身在医院的妈妈希望小猴能继续得到母乳喂养,于是通过癌症患儿公益组织联系到母乳爱团队寻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母乳爱团队的志愿者们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小猴爸爸。此时的小猴由老家赶来的长者照顾,从母乳喂养转为配方乳喂养,出现了一些皮肤问题和每日排便排尿量不稳定等喂养问题。“从家人发来的视频可以看到,小猴皮肤有湿疹,耳朵烂了。”志愿者说。
妈妈担心小猴的生长状况,爸爸也不知如何处理。母乳爱团队的志愿者们耐心告知母乳捐赠公益行为的安全性及储存及解冻母乳的操作流程,增强家人对母乳喂养的信心。
线上线下结合 延续母乳喂养
疫情时期,迅速参与救助的母乳爱志愿者们。
母乳爱团队经过严谨的讨论,决定兵分两路帮助小猴,让他得以延续母乳喂养。
首先,母乳爱团队把小猴一家情况和求助信息在母乳爱志愿者微信群里分享,同时发出支持倡议,希望符合母乳库母乳捐赠体检要求并有富余冻乳的妈妈们可以提供支持。信息发出两个小时,已经收到了三位捐奶妈妈的支持,不少爱心人士还捐赠出暖奶器、婴儿纸尿片、婴儿服、纱巾等婴儿护理物品。
远在湖南长沙的母乳爱志愿者漆宋,加入微信沟通群,24小时在线为小宝的照顾提供专业指导建议,让守在病房的妈妈可以更加专注照顾患病的大宝。
考虑到正值疫情期,为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母乳爱临时组建爱心冻乳运送小分队,母乳爱总干事蔡君等固定成员负责爱心冻乳运送。首先在2月22日前往两位捐奶妈妈的住所收取7000多毫升爱心冻乳。同时带上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一并交给小猴爸爸。
身怀二孩的李菁也加入到运送母乳的行动中,她是母乳爱公益副总干事,说起在疫情期间出门送母乳,她轻描淡写:“运送母乳需要用到医用级别的冷冻箱,刚好我家有。”李菁的丈夫当起司机,载妻子运送母乳,由于小猴家的冰箱太小,而母乳需要独立存放,一次无法接收太多的量,志愿者们前后分四次运送,为减少接触,捐赠的母乳仅在小区门口交接。
物资交付后,志愿者们一再指导爸爸如何储存冷藏母乳、如何解冻暖奶及喂养注意事项,确保这些爱心母乳可以安全地给小猴宝贝饮用。
食用母乳后 不适状况逐步消失
喝完母乳后熟睡中的小猴。
经过几天的爱心母乳喂养,小猴爸爸欣喜地和志愿者分享,小猴之前因为饮用配方乳产生的一些小状况逐步消失,泌乳指导顾问也随时在线跟进宝宝的各种状况,给出指导建议,如奶瓶喂养技巧,母乳加热指导、日常锻炼、护理等,老人也开始慢慢熟悉这些捐赠冻乳的喂养操作。
3月1日、3月8日、3月31日,母乳爱爱心冻乳运送小分队分别前往多位捐奶妈妈住所再次收取共1.6万毫升爱心冻乳,近40天就已经送达2.3万毫升(合计超过40斤)爱心母乳。
母乳爱志愿者们筹集到母乳和爱心物资。
最近,小猴随爷爷奶奶回到老家生活,母乳爱的爱心行动并未中断,她们将持续关注小猴的身体状况,进行线上指导,“我们会一直陪着他长大。”漆宋说。
母乳爱:
2013年5月20日正式开始启动的母乳爱公益项目,下设母乳爱公益服务中心和母乳爱志愿服务队,致力于通过母乳爱公益课堂,进一步普及推广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推动公共母婴室建设,倡导捐献母乳救治重症儿童。目前为止,已免费救治1000多位重症患儿;同时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继北上广三地5家公立医院母乳库的公益合作后,2019年4月增加对广西、厦门两家母乳库的公益支持;同时协助建成950多间公共场所母婴室投入使用。
统筹: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蔡君 李菁
图片/视频:母乳爱提供
编辑: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