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杨群娜 5月20日-22日,广东省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降水,具有“短时雨强强、大暴雨范围广、累积雨量大”的特点。据广东省气象局透露,珠江三角洲为本次过程中强降雨最集中的区域,21日夜间至22日凌晨,广州、东莞等市还出现了特大暴雨,其中,广州1小时雨强和东莞3小时雨强刷新全省 “龙舟水”期间雨强纪录,在历史排名第三。
当地居民涉水而行。5月21晚间至5月22日,广州多处出现暴雨和大暴雨,黄埔下沙村,河水倒灌,受淹严重 。南都记者 陈辉 摄
广东省刷下了两项“龙舟水”期间雨强历史纪录
受西南季风及低涡切变的共同影响,20日下午到22日中午,珠江三角洲、粤北、粤东市县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广州、东莞、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江门台山的部分区域还出现了25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其余市县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今年“龙舟水”刚开始,广东省刷下了两项雨强历史纪录。22日03时,广州黄埔区录得1小时全省最大降水量167.8毫米, 22日00时30分至03时30分,东莞东城录得全省最大3小时降雨量351毫米。
该如何理解这两个降雨数据?
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伍红雨介绍,在气象上,24小时内下了50毫米雨,就可以叫暴雨。而这次东莞3小时下了351毫米降雨量,约相当于北京一年70%雨量,广州黄埔1小时下了167.8毫米雨,约相当于济南三分之一的年雨量,这种降雨属于短时极端强降雨,雨强特别大,很极端。这两个数据均打破了广东 “龙舟水”期间的1小时和3小时历史极值。这样的雨强,不在“龙舟水”期间比,放在全年中比较,也能排到历史第三名。
伍红雨说,短时极端强降水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目前广东已进入“龙舟水”降雨集中期,公众需多加防范。
今年广东平均气温较高,大气状态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强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巧倩介绍,5月20-22日,来自南海的西南暖湿气流明显加强,并在广东被其他天气系统阻滞,为本次全省性的暴雨到大暴雨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积聚。
与此同时,大气低层的西南低涡和切变线(天气系统)东移南压至广东,为本次强降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抬升条件,使得南来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在广东上空不断急剧抬升、快速凝结成雨滴下落。
此外,由于今年广东的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显著偏高,高温少雨造成大气状态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强,因此一旦有天气系统的触发,储存的不稳定能量将得到快速释放,加强了此次强降水的强度。
当地居民挂上一个警示牌提醒这里有下水道。5月21晚间至5月22日,广州多处出现暴雨和大暴雨,黄埔下沙村,河水倒灌,受淹严重 。南都记者 陈辉 摄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预计, 22日下午-24日,我省大部多云到阴天,部分市县有(雷)阵雨。具体预报如下:
22日下午-23日,粤西、珠江三角洲市县多云间阴天,有中(雷)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
24日,西部市县多云间阴天有(雷)阵雨局部暴雨,东部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
温馨提醒
我省已经进入“龙舟水”时节(5月21日至6月20日),容易发生持续性、极端性强降水,需防御强降水及其导致的城乡积涝、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广东省气象台提醒:
1.前期降水已导致土壤含水量较多,需注意防范地质灾害的后滞性;未来一周雷雨仍频繁,强降水重复出现的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更高,需特别注意灾害监测和防御。雨强强、雨量大,需注意防御城市内涝和城乡积涝。
2.局地的雷电和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需注意防御局地雷击和短时大风导致的厂房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倒塌等灾害;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对海上作业、水上交通等造成的影响,并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编辑:梁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