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在闽粤交界的四百岭山脚下,有一条美丽的700年古村长彬村,近年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陆续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民生工程,在潮州市饶平县长彬村强化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决胜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质量保障。
实施三大工程,打造技能扶贫高地
潮州市饶平县长彬村位于闽粤交界。
作为省人社厅的脱贫攻坚标兵村,长彬村获省人社厅专门安排资金,建设长彬就业扶贫基地和“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和服务示范中心,聚焦实施技能培训质量帮扶,全力打造技能扶贫高地。
长彬就业扶贫基地选址位于长彬村中心区,占地面积约380平方米,将建5层标高建筑,1、2层建设“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和服务示范中心,3、4层建设“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和服务示范中心,第5层作为培训宿舍。“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和服务示范中心选址建于新圩中学对面,县道西渔线路边,地点极佳,该项目将采取“培训+经营”的模式,集“培训、展示、烹饪、营业、住宿”等功能一体化。三大工程建成使用后,不仅能成为长彬村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升贫困户人员和其他村民的劳动技能,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预计每年培训“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扇”等技能300人次以上。
“目前,长彬就业扶贫基地和“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和服务示范中心已经完成了立项、报建、设计等工作,效果图已出,正在走报财政审核、招标程序,预计6月份可以开工建设。”省人社厅驻村第一书记殷秀才介绍。
长彬村就业扶贫基地效果图
与此同时,工作队还组织贫困人员参加“粤菜师傅”培训,发掘培育长彬特色点心、特色餐饮店、特色菜师傅、特色农产品。目前正在培育的特色点心店1家,特色牛肉丸店1家,特色餐饮店1家。并以特色农产品、特色点心、特色餐饮为主打产品,结合快递物流,发掘培育农村电商服务点,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和村民开办淘宝等电商网店,目前正在培育5家,贫困户陈义鑫、村民陈良书等2家已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并发掘培育长彬村电商带头人。同步推进南粤家政工程落实落地,向村民宣传南粤家政相关政策,深入调研摸查,有2名贫困人员正在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另外有5位贫困人员有参与家政培训意愿。
村民陈良书糕饼店已开设淘宝网店
贫困户陈义鑫的牛肉丸店已开设淘宝网店
组织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员就业创业
无技能或技能水平偏低,是长彬村贫困户的普遍特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改变这一状况,工作队通过组织粤菜师傅、电商、家政、农业种养等一系列的技能培训,逐步改变了贫困户就业思想观念,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了贫困户技能水平,引导贫困劳动力自立自强,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走脱贫致富路。每年组织贫困户人员参加粤菜师傅、电商、农业种养等技能培训不少于3次。为本地就业的人员做好就近或送外技能培训,对外出就业的人员,协调当地人社部门做好技能培训和跟踪服务。这几年来,组织和选送贫困户参加各类技能培训1500多人次。
“扶贫工作队来后,根据我的意愿让我去参加了粿条制作技能培训,现在我自己购买了机器生产粿条,一天生产和销售近500斤”贫困户陈伟生说,他自己在村内开办了粿条加工作坊,自产自销,并分销给了个别贫困户和村民经营销售,通过技能培训实现了自主创业。
贫困户陈伟生的粿条加工作坊
“我们通过组织了粤菜师傅、种植溪黄草、养殖狮头鹅等技能培训,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种植溪黄草、养鹅增加收入,有的贫困户开起了餐饮店做小老板。”殷秀才说,工作队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注重提升贫困户发展相关产业的技能,贫困户有了更好的技能,依靠自身发展脱贫致富便有了保障。贫困户陈伟加通过学习养鹅技能,养起了500只狮头鹅;贫困户陈廷丰通过参加溪黄草种植技能培训,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
加强农村电商培训,深入推进消费扶贫
在推进农村电商培训和服务示范中心建设的同时,通过聚焦人员培训、创业就业、品牌打造、载体建设等关键环节,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扶持,发掘培育长彬村电商网店和人才,激发释放农村电商在扶持创业、吸纳就业、扶贫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长彬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入发展。
工作队结合推进粤菜师傅工程,以特色农产品、特色点心、特色餐饮为主打产品,连接快递物流,发掘培育农村电商服务点,鼓励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和村民开办淘宝等电商店,目前正在培育5家,贫困户陈义鑫、村民陈良书等2家已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并计划发掘培育村里电商带头人。
“参加了电商培训后,我开设了网店,主要经营时令果蔬,并帮贫困户销售一些滞销农产品,比如焦柑、鸡鸭鹅等,今年我这里卖出了潮州焦柑5万多斤,现在是杨梅盛产季节,主要销售杨梅。”长彬村电商人陈荣彬说,他自己还创办了镇主要物流点,承接了顺丰、中通等物流业务,并在网上通过网店和电商平台销售时令果蔬,让扶贫村农产品的销售走上快车道。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吴广宇 实习生刘浩斌 通讯员粤仁宣
编辑: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