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科创新高地,“大院大所大装置”建在哪,聚焦哪些领域?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06-11 12:42

南都讯 2020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而“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则是打造科创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南都记者发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4大科学装置项目、3大省实验室、2大研究院。 从领域上看,这些大院大所大装置主要集中在深海、深地、深空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而从地域来看,均位于广州未来重点发展的“一区三城十三节点”上,且主要集中在南沙、黄埔。

推进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立项

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推进高超声速风洞、冷泉系统、人类细胞谱系、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立项是广州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方面。

事实上,近年来,广州一直谋划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此次出现在报告中的四大科学装置项目,就是广州与中科院合作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从分布来看,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坐落于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则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

而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和广州国际生物岛,均出现在了报告中所提出的广州未来重点发展的“一区三城十三节点”,科技项目的广州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未来将更加聚焦。

从研究领域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的四大项目,正是广州一直在探索的深海、深地、深空等科技前沿领域: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和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聚焦于“深海”(国际海洋科学),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聚焦“深空”(空间科技),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则偏向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

这些项目建成之后,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南都记者查询发现,随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落地建设,预计将为可燃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实时长期观测和预警技术支撑,有效解决我国可燃冰商业开采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卡脖子”难题。

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则将重点开展岸基智能科考示范中心、智能科考实验系统、极端环境智能科学载荷等预先建设与研发工作。

而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以天地往返、临近空间高速飞行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背景,建设能够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沿飞行包线飞行全过程的地面实验与仿真平台,从而推动我国从空天大国向空天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则用于破解隐藏在细胞中的生命奥秘,有利于促进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科学技术的突破,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从目前的检测型为主向提供深度治疗服务为主的转型升级,为新型颠覆性医疗技术的诞生奠定科学基础。

更好发挥省实验室作用

打造国家实验室梯队

除了大科学装置,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更好发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再生医学与健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3个省实验室作用。

据了解,目前共有4个省实验室坐落于广州,除了此次报告中提到的3个之外,还有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而广州一直在以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打造国家实验室梯队。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报告中出现的3个省实验室中,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投入使用时间最早,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入驻广州国际生物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围绕快速检测、应急药物、疫苗等三方面紧急部署了11个项目,取得了不少突破和进展。如牵头攻关的磷酸氯喹治疗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第6、7版,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国内7家医院及伊拉克、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并获省向联合国推荐全球推广。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则于2019年1月正式揭牌成立,坐落于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预计建成后,该实验室将依托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冷泉生态系统等国家大科学装置,打造海洋科学前沿基础部、海洋高新技术部、海洋大科学平台部和海洋产业孵化部。

不仅如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还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科研力量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分部。据悉,该实验室已向香港分部依托单位香港科技大学成功拨付3800万元科研经费,实现了广州市科研资金跨境拨付零的突破。

今年初,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也正式电子揭牌,背靠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核心算法、智能互联与大数据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专用芯片与计算、类脑智能关键技术等领域进行布局,提升人工智能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原创能力。据悉,实验室首期3年建设投入经费20亿元,人员规模450人。

启动建设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大科学装置和省实验室背后,是一批已成建制、成体系、机构化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据了解,目前广州已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家级大院大所和顶尖高校落户,并积极推进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等10余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据了解,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建设的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均为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都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

太赫兹技术是国际上相关学科领域唯一没有被突破的阵地,有着广阔的科研和产业前景,如果从源头上解决0.1THz到10THz波段的相关科学问题,将会成为未来通讯通信、遥感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而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便将聚焦太赫兹源和探测器的研发,通过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从微波和光学两个方向瞄准太赫兹核心技术的突破。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则于2019年12月正式启动,将通过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和科技成果,打造全链条纳米科技体系和纳米科技产业的研发机构。其主要业务是开展纳米制造与传感器技术、增强现实衍射波导纳米技术、纳米生物医药技术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销售、成果转化等合作交流。在疫情爆发初期,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迅速启动检测试剂盒研发并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在武汉疫区的定点收治医院开展临床试用。

一、大科学装置项目

高超声速风洞

地点: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

领域:空间科技


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装置

地点: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

领域:国际海洋科学


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

地点: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

领域:国际海洋科学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地点:广州国际生物岛

领域:生物医药


二、省实验室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地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

领域:人工智能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

地点:广州国际生物岛

领域:生物医药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地点: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

领域:国际海洋科学


三、科学中心、研究院

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

地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

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


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地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

领域:新材料


一号楼.jpg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王美苏 张伊欣 莫郅骅

编辑:方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