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NGS第一股!燃石医学登陆纳斯达克,市值25亿美元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06-13 17:24

南都讯 北京时间6月12日晚,“中国肿瘤NGS第一股”诞生了!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公司燃石医学(Nasdaq:BNR)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赴美上市的肿瘤NGS检测第一股。

6 月 13 日,燃石医学开盘报 22.8 美元,较之 16.5 美元的 IPO 发行价涨 38.2%,收盘暴涨 49.27%,报 24.63 美元,市值 25 亿美元。据了解,按 IPO 发行价计算,燃石医学此次筹资额将达 2.56 亿美元左右。

燃石医学IPO上市。.jpg

燃石医学IPO上市。

燃石医学此次发行1350万股美国存托股(ADS),每ADS 16.50美元。同时,Lake Bleu Capital(清池资本)认购2500万美元基石投资。燃石医学在首次公开发行和该同时进行的基石认购中合计募资约2.5亿美元。Morgan Stanley、BofA Securities、Cowen、招银国际和老虎证券为这次发行的承销商。根据燃石医学的招股文件,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癌症早检技术的研发,其他肿瘤伴随诊断产品的注册认证,包括完成相关的临床试验,以及其他经营管理支出。 

受疫情影响,燃石医学同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间,6月12日晚(北京时间)在广州模拟举行上市“云敲钟”活动。.jpg

受疫情影响,燃石医学同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间,6月12日晚(北京时间)在广州模拟举行上市“云敲钟”活动。

燃石医学创始人兼CEO汉雨生表示:“上市后,燃石医学将继续加大对研发、注册的投入,为肿瘤患者提供贴合肿瘤临床诊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生命更有质量。”

 “临检+入院”双向发力

医院细分市场份额达79.9%

 燃石医学成立于 2014 年 , 专注于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服务,业务及研发方向覆盖三大领域:肿瘤患病人群检测、癌症早检以及肿瘤基因组大数据生态圈。 

2014年,燃石医学推出了首款NGS检测产品燃石朗康,正式开始商业起步。随着公司有序运转,燃石医学洞察NGS行业趋势,建立了 “临检+入院”双管齐下的业务模式,通过中央实验室业务解决小型医院的需求、通过院内业务解决大型医院的检测压力,并对产品注册和研发进行大量投入。其三大收入来源分别为中央实验室业务、院内业务和药物研发。 

燃石医学招股书显示,公司能提供 13 种基于 NGS 的癌症治疗选择检测,适用于包括肺癌、胃肠道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类型。目前,燃石医学已建立起丰富的产品线,覆盖肿瘤靶向和免疫用药伴随诊断、肿瘤良恶性鉴别、微小残留病灶监测、肿瘤复发进展预测和肿瘤敏感性检测。

在基因检测行业内,肿瘤基因检测是一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但在汉雨生看来,竞争似乎并没那么激烈,“如果有自己的战略性组织和人才,每个公司的方向都不太一样。”他提到,早在四年前,燃石医学就开始探索入院服务模式,对行业合规与医学推广坚持不懈,使得公司有特定的客户群体。燃石医学COO揣少坤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能够迎来IPO上市的高光时刻,离不开“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驱动,二是坚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去设计我们的产品和战略,三是坚持推进行业的标准和合规。”

根据灼识投资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 CIC)行业报告, 在2019年的中国肿瘤NGS行业中,燃石医学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在基于NGS检测选择癌症治疗药物的患者中,26.7%选择了燃石医学,肺癌达到31%。 

其中,2019年中央实验室收入达到2.76亿元,占比达到72.4%,是公司目前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此外,院内收入占总收入的23%。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和2019年,院内收入保持逐年大幅增长,分别达到0.332亿人民币和0.877亿人民币。 

院内收入高速增长的背后,同样也是一枝独秀的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3月31日,燃石医学已将NGS检测落地全国顶尖的44家医院病理科。根据CIC的行业报告,中国NGS的癌症治疗方案提供商市场的医院细分市场中,燃石的市场份额达79.9%。

同时,燃石医学向阿斯利康、强生、拜耳、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基石药业等领先药企提供中央实验室和伴随诊断开发服务。

落子癌症早检领域

成功建立癌症早检模型

近年来,肿瘤基因检测被资本圈视为“下一片金矿之地”。CIC行业报告预计,中国的癌症早检潜在总市场到2030年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按2020年5月15日汇率1美元兑换7.1013人民币估算)。而国内基因检测行业整体正处于起步阶段,肿瘤基因检测市场潜力还远未释放。

早期发现肿瘤可以大大增加患者成功治疗的机会,如果推出一种便捷的癌症早检方法,不仅会让患者获得更大的疾病治愈可能,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作为国内NGS肿瘤检测行业的第一梯队玩家,2020年5月7日,燃石医学启动了中国首个超万人前瞻性泛癌种早检研究“PREDICT”,据悉,PREDICT研究预期纳入超过14000例受试者,研发投入达1.8亿人民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PREDICT研究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

这也是汉雨生认为燃石医学能够成为“中国肿瘤NGS第一股”的重要原因之一,“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4年前就开始布局肿瘤早检行业,到现在积累了8000多例的数据,终于可以进行一个中国目前最大的前瞻性多癌种的早检临床试验。”

据了解,燃石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多项颠覆性技术,癌症早检技术走在世界一流水平。

历经近4年的前期研究,燃石自主开发的Elsa-seq技术,通过高效建库、多层降噪和大数据机器学习,解决了早期肿瘤患者血液中ctDNA含量极低的局限性。截至目前,燃石医学联合中国多家顶尖临床研究机构,已经在9个主要癌种中开展了近20项早检相关研究,并基于8000余份癌症患者、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组织和血液标本建立了癌症早检模型。

在2020年1月召开的AACR液体活检峰会上,燃石医学发布了ELSA-seq的部分早期数据,在健康受试者中特异性为95%的设定下,ELSA-seq在肝癌患者、结直肠癌患者及肺癌患者的独立验证集中分别可达90%、89%及66%的敏感性,媲美国际早检公司Grail和Thrive等公开发表的数据。

“癌症早检,我们更注重创新,因为它几乎从零开始做技术。”揣少坤告诉南都记者,基于8000余份数据可以看到,现在癌症早检所呈现的敏感性、特异性都已达到与国际上先驱公司相当的水准。“从我们后台实验的技术,以及到后续的数据分析,都是缺一不可的,是全流程的创新,这也是我们长期科学驱动理念的沉淀。”

科技投入比例巨大

获中国肿瘤NGS行业多个开创性成果

在生物医药领域,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具有长远投资价值,还要看一个指标,那就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燃石医学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肿瘤NGS行业第一股的背后,是燃石医学巨大的科技投入。

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燃石医学研发投入分别为1.05亿和1.57亿人民币,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0%和41%,占各项开支中最大比例。

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燃石医学始终将自身发展与行业进步相结合,获得了中国肿瘤NGS行业的诸多开创性成果,对于推动中国肿瘤NGS行业有序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7月23日,燃石医学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国“肿瘤NGS第一证”, 这意味着NGS技术在肿瘤领域,从原来以科研为导向,真正走向了临床实践,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019年,公司又携手安捷伦推出了中国首个基于NGS方法的全自动文库制备系统Magnis BR,有助于推动肿瘤NGS检测落地更多的中小型医院,降低医院技术人员的操作门槛、提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燃石医学&CTONG联合实验室获得了广东省临检中心颁发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技术审核,实验室是国内首家获得CLIA认证的循环肿瘤DNA(ctDNA)和肿瘤组织NGS实验室,同时获得美国CAP实验室质量体系资质认证。 

目前,燃石医学还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同时,也处在行业发展的初期。人才的涌入、技术的创新、资本的加持,将催化行业加速成熟。 

汉雨生表示,“NGS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肿瘤临床治疗领域中‘诊’和‘疗’之间的格局,从以‘疗’为中心逐渐演变成了以‘诊’为中心;同时,NGS技术与肿瘤药物研发形成了正反馈的生态循环,相辅相成;可以预见,NGS技术将逐渐成为肿瘤医疗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维度。在这个过程中,燃石的愿景是做世界医疗行业的一极,把技术做到极限,把应用场景做到极致。”

1号楼.png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申雨晴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易福红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