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尽管近年来广东省汕尾市在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成效显著,但汕尾仍不断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构筑新的竞争优势。6月16日,汕尾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根据之前的部署,今年是汕尾的营商环境优化年,如今半年已过,工作具体如何落实?汕尾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政数局分别就推进相关工作情况作汇报并答记者问。
各职能部门就“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推进情况介绍。
市民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
营商环境要实现少跑腿,多放权,加快办,降税费。
实现企业开办、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和简易注销“指尖办” 。
商事登记业务实现“指尖办”
在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方面,汕尾市场监管局介绍,今年5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广东省市场准入信息系统,成为广东省第四个启用运行新市场准入系统的地级市,为全市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1天办结提供有力支撑。
汕尾市颁发首张依据《外商投资法》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
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与市政数局、数字广东公司沟通协作,积极推动汕尾“粤商通”企业开办平台建设。
5月20日,汕尾“粤商通”企业开办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企业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
6月20日,将全面建成汕尾“粤商通”企业开办智能核准平台,实现企业设立智能核准,从而实现‘秒批’登记服务”。汕尾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叶华东表示,该平台打通了信息壁垒,群众、企业办理商事登记有关业务从“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这个平台同时支持营业执照寄递服务,申请人足不出户、身在异地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了企业开办、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和简易注销“指尖办”“零跑动、零见面、零费用”,为全市市场主体的准入及退出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届企业开办将实现无需预约、无需排队、无需提供纸质材料、无需人工后台审核,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填报、网上受理、审核、即时出具审查结果的全程智能化服务。
市场监管局数据统计,今年1至5月份汕尾全市市企业开办全流程平均时间实现0.54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中企业设立登记办结平均时间为0.45个工作日。5月份,全市企业设立登记平均时间为0.25个工作日,比全国2个工作日,全省1个工作日的企业设立登记时间要求分别提前了1.75和0.75个工作日,部分企业设立登记营业执照实现立等可取。
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汕尾市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推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建设单位只需提交“一张表单”,实现阶段审批事项一次受理、一次完成,大大缩减了项目审批时限。
汕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卢矿介绍,汕尾已基本建成了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多规合一”子系统,完成了与国家、省工建系统平台数据对接工作,实现了相关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各县(市、区)在2019年底也基本实现了系统试运行;初步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初步实现了全市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省里的标准为10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35个工作日以内(省里的标准为60个工作日)的工作目标。
“工建系统办件逾期率较高,5月工建系统办件逾期率为13.33%。”卢矿表示,汕尾市“多规合一”子系统建设还不到位,全市“多规合一”子系统上线至今,未有项目正式申报;“一张蓝图”基础数据不够完整,“三区三线”(三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数据不全,只覆盖了部分区县,且只有部分“三线”数据;区域评估、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尚未全面推广实行,;此外,部门审批人员、窗口人员系统操作仍不熟练,导致系统逾期办结的情况。
目前,汕尾已经实现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个高频核心许可证核发在粤商通APP上“指尖办”。
市住建局将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各相关部门解决“多规合一”下的各项专项总体规划,完成统一坐标并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还将组织水、气、热、电等市政公用服务企业进驻市政务大厅,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办理。
下放一般登记审批权限
在推进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方面,汕尾市自然资源局介绍,从群众办事角度出发,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全面压缩业务办理时限,下放除法人或其他组织建造房屋首次登记、涉及历史遗留问题、非公证的继承等复杂的不动产登记外的一般登记审批权限,从三审变二审,可以减少审批环节。
目前,汕尾已实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的工作目标,其中海丰县已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今年3月份市本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已经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
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政数局开展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利化平台的搭建,打通“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壁垒并形成对接规范,梳理出17种电子证照及17个高频业务场景材料清单,覆盖了个人、企业、银行、法院4类办事主体。
“计于6月20日在政务服务网、城区实体大厅上线17个高频业务场景”。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蔡珠文说,群众可以用手机进行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业务预约、办事进度查询等,同时,通过扫码进行缴费,也可选择EMS进行邮寄不动产权证书。
“数字政府”改革加速
汕尾围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民情地图、粤系列推广应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等工作,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们正在新探索‘省市联建、五级联动、上下协同’的数字政府新模式”。汕尾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彭武勇介绍,目前,省政府已经批准汕尾市“省市联建”试点申请,将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在粤东地区率先上线运行市场准入信息系统,目前,“粤省事”累计上线732项高频服务事项,61项本地特色事项服务,实名用户从 60 万上升到 180 多万,占汕尾市总人口 50%以上,成为群众和企业的“标配”应用。
“粤商通·汕尾版”累计上线服务事项253项,开通企业诉求响应服务、企业招聘平台,处理企业诉求各类工单177张,为全市692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12101条,解决用工需求3624个。
上线汕尾“粤商通”企业开办平台,企业设立登记办结平均时间为0.48个工作日,低于全国2个工作日、省1个工作日的标准,9家银行机构105个服务网点223台智能柜员机为群众提供60项服务事项,梳理公布“免证办”包括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护士执业证书、房地产开发企业备案在内的电子证照清单104个、事项目录139项。
市政数局通过强化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数字政府”设施支撑保障水平,开展民情地图调研设计工作,编写《汕尾市“民情地图”业务设计方案》,启动“民情地图”陆河县试点工作,为年底前完成全市推广探索经验。同时,还大力推行指尖办理,着力打造粤系列汕尾特色品牌,包括“粤省事·汕尾版”、“粤商通·汕尾版”、“粤政易·汕尾版”等,提速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图片:南都记者 唐建丰 汕尾政数局 汕尾市场监管局
编辑: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