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仲裁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海珠区供图
今年1月,广州市海珠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称号。据悉,这是广州市近6 年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区级单位。
6月17日,南都记者走进海珠区仲裁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站式”服务中心。中心内,不仅导诉台、自助服务区、等候区、母婴室、候审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还配置了老花镜、饮水机、便民雨伞、母婴用具等服务设备。除此以外,还有触屏查询终端、电脑、打印机等方便市民现场查询法律法规、打印申请材料的各种设备。
广州市海珠区人社局仲裁院院长张悦表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多个部门共用一个服务中心,海珠区仲裁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是独立的,专属于海珠区仲裁院,能够有效缓解人多时服务中心资源不足的压力。
“如果当事人有需要,我们还可以现场提供律师进行法律解答。”张悦表示,海珠区仲裁院联合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组建三方联合调解中心,仲裁院内即配有工会选派的律师,能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三方联调新机制还确立了案前委托调解模式,实现争议最快当天化解。“通过仲裁委的努力把纠纷和矛盾在仲裁之前就化解了,我觉得这是挺有意义的一个事情。”广州市海珠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许红学说。
海珠区仲裁院联合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组建三方联合调解中心。海珠区供图
作为“粤省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微信小程序的唯一共建单位,海珠区仲裁院实现了调解、仲裁、审查确认三大事项,及其他如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在线申请、加班工资计算等20多项服务掌上办理。目前已在全市推广使用。
疫情期间,为减少当事人往返、聚集,海珠区仲裁院还结合原有“粤省事”微信小程序,打造“广州海珠调解仲裁微平台”, 实现立案、调解、庭审、送达全程线上办。
“原来当事人需要在提交材料时跑一趟确认身份,开庭和庭审时也必须到场,但现在开庭和庭审都可以线上进行了。”张悦表示,当事人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预申请仲裁后,可不必再前往现场提交、确认书面材料。对于双方当事人具备在线庭审条件的,还可采用网络身份验证、在线质证、视频答辩陈述、现场记录微信电子确认庭审笔录的方式完成远程开庭审理。
今年以来,海珠区仲裁院已通过粤省事小程序接收各类在线申请3089宗,提供服务超过5700人次,推送各类电子文书1450份。1至5月,海珠区仲裁院受理劳资纠纷化解率达72.3%。
疫情发生后,海珠区仲裁院还在“海珠政务”公众号开通“涉疫情劳动关系问答专区”,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为受疫情影响的劳资双方提供咨询2738人次。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梁思华
编辑: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