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禅城区第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南都记者梳理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工作,今年禅城安排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73.9亿元,全区以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抓重点、 强弱项,兜住民生底线,优化公共服务,办好民生实事。
2019年,禅城全区财政民生支出 76.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六成。
去年禅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万元,增长 8.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3%。新增就业 2.1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 3%以内。
报告指出,全面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基本养老、医疗救助、 低保救助等体系更趋完善,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更 加丰富,省、市、区年度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禅城还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控更加有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禅城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区。
报告显示,综合研判形势,禅城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08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3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2660元;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家政服务培训;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学 校,力争新增学位4000个 。
同时,将将因病致贫对象和罕见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开展初中新生结核病潜伏感染筛查和干 预,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提升民办养老机构的资助标准 和覆盖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市场。
报告还提出要打造“大数据+文明创建”城市文明新名片。建好用好图书馆、文化馆新馆、非遗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之城”。配合市加快推进佛山粤剧院、佛山功夫中心建设,同时推动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打造文化新坐标。
比如,引进一批高水平的话剧、舞 剧、歌剧等高雅艺术的惠民演出,继续举办佛山禅城旅游文 化周、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培育壮大文体旅游力量。
教育是市民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报告指出,推进学校建设“9+7+1”工程,持续开展基础教育“三名 工程”,组建四大教育集团,努力办好学前教育、实现 “5080”发展目标 。
其中,“9+7+1”工程:“9”指新改建学校 9 所,包括佛山市第四 中学附属学校、环湖小学西校区、澜石中学重建、LEH 国际学校、东华里小学、张槎中心小学大沙校区、佛山市第九小学新校区、铁军 小学东校区、佛山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绿岛湖校区),“7”指扩建村办学校7 所,包括紫南小学、罗南小学、大富小学、下朗小学、 堤田小学、上元小学、吉利小学。“1”指特殊学校扩容 1 所,即启智学校第二校区。
此外,佛山三中、环湖小学、铁军小学、佛山九小教育集团将组建成四大教育集团。
采写:南都记者 洪诗敏
编辑:洪诗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0禅城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