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条河涌告别黑臭,广州治水有绝招?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07-07 18:20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广州是一座依水而建、伴水而生、因水而美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交替演进,广州市水问题交错交织,其治水难度和复杂程度,不仅在广东省极具标本性,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塑云山珠水新活力,探路特大城市治水之道,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借鉴推广意义的有益经验,逐步形成水环境治理的“羊城模式”。

今年1-5月,广州市9个国考断面全部稳定达标,鸦岗断面从2018年的劣Ⅴ类水到目前稳定达到Ⅳ类水;列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上报平台的黑臭水体消除数量全国第二,车陂涌、双岗涌、景泰涌整治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流溪河流域89条一级支流劣Ⅴ类数量由46条减少到20条,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削减了79%,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66万吨/日,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据2019年5月市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市民认为建设美丽宜居花城过程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黑臭河涌治理”;广州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连续2年获得国家督查激励,入围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3月份白云区成功入选2019年全国10个河长制湖长制激励市县……

治水1.png

珠江


天河区车陂涌消失多年的萤火虫回来了,海珠湿地迎来了不少观赏菖蒲和荷花的市民,猎德涌边亲水平台上村民在打太极、钓鱼、下棋。如今的广州,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城更美。 

开门治水人人参与,源头治理拿出绣花功夫

过去,广州治水主要依靠末端截污、末端补水、环村截污等方式,以单一工程治水为主。2016年以来,广州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持续推进“三源四洗”,深入开展“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源头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水平及治理成效实现根本性提升。

通过全面推进“四洗”工作,广州治水绣花功夫针针见效。“洗楼”剑指建筑物内违法排污场所及违法排污行为,“洗管”“洗井”是城市“肠道”的内窥镜手术,“洗河”则是为河道“洗洗澡”“美美容”。2019年以来,广州市累计组织“洗楼”25079栋,共摸查出污染源40998个,已清除39347个;“洗管”7106公里,“洗井”约25万个,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2014个;“洗河”1567条,清理河道垃圾、杂物4.02万吨,清理河岸立面3100.77万平方米。

2019年以来,广州大力推进18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截至6月底已有17座建成通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6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5863公里,为广州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一、第二批共97个城中村累计完成铺设埋地管4976公里。第三批44个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已全部进场施工,累计完成埋地管约2204公里,完成率96.7%。

为减少雨季溢流污染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广州强力推进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29个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攻坚行动,推进源头雨污分流,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完成率达到76.84%。

广州以“开门治水、人人参与”为目标,一方面积极构建“民间河长”运行机制,目前共有民间河长8811名,其中党员河长3867名、企业河长232名、学生河长188名、志愿者河长3599名、热心市民河长925名。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公众监督,实施违法排水有奖举报办法,畅通公众反映问题渠道,开通广州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2019年微信举报平台查获违法排水行为1313宗,发放奖金29.84万元;双桥味精厂超标排放事件,媒体曝光后被行政单位处罚款707万元,行政拘留3人;冠昌公司石化废液污染环境事件,发动媒体和社会力量共同监督事件进展情况,追究政府相关责任人员29名。


网格化整治污染源,挂图作战逐个销号

广州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在原3030名四级河长、828名四级湖长、3296名自然村河段长的五级河长体系基础上,向上延伸设置9大流域市级河长,向下延伸对全市19660个标准网格设置了网格员18416名,发挥一线“岗哨”作用,形成了多级治水体系。由村居负责人、网格员发现问题,并通过“广州河长APP”上报,形成作战图,采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形式对污染源逐个整治、逐个销号。全市2019年度污染源整治销号任务量为54504个,整治销号率为100%。

2018年以来,广州市共下达8道市总河长令,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实。同时,制定了河长述职方案、河湖警长制、河湖问题挂账指引等多项工作制度,助力河湖长制工作纵向深入开展。修订河长办工作规则、河长制湖长制年度考核方案,完成“一河一策”、“一河(湖)一档”、河长工作手册、河湖名录编制和电子标绘工作。其中,河湖警长制把公安机关纳入河长制体系,打出河湖长+河湖警长“组合拳”,坚决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治水2.png

海珠湿地

广州市采用“督查、交办、巡查、约谈、问责”五步法,成立白云、花都、番禺等3个市级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组下沉督查,以村为单位,定量分析污染物来源,全力推进污染源查控、违法建设整治、工程建设、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根据《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对199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同时,铁腕查控污染源头。2019年,广州市清理整顿 “散乱污”场所3.9万个;完成对全市约2800个村级工业园的排查工作,已督促各区政府采取措施对所有涉及废水废气产生的“散乱污”工业企业实施整治;完成整治畜禽养殖场户2856个,从源头减少入河污染物的排放;共拆除面积达371万平方米。

治水3.png

猎德涌

建设全市千里碧道,从治水转向治城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广州将重点围绕老城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巩固提升治水成效。

源头治理方面,进一步抓好源头雨污分流,加快推进合流渠箱清污分流,采取“大兵团”作战方式,高标准、高质量、分批次完成合流渠箱改造,完成第一批7个项目改造,推进第二批22个项目改造。大力推广黄埔区乌涌、天河区车陂涌划分排水单元治水成功经验,全力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攻坚行动,在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排水管网专业化养护全覆盖。巩固已销号“五清”“四洗”行动成果,推进水库标准化管理和小流域治理,通过村居污染源网格单元的小切口,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推动147条河涌“长制久清”。

2020年全面完成《剿灭黑臭水体作战方案》中存量排水管道结构性隐患的修复工作。统筹推进“厂、网、河”一体化管理,切实降低河涌景观水位,减少河水倒灌,确保污水管网运行水位正常;进一步对问题排水口进行整治,确保无污水直排河涌。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6%。

接下来,广州将以“一条主脉、两条支线、三大片区、多个节点”的空间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开展碧道建设。高标准推进广州市碧道流溪河示范段规划,高质量打造广州碧道示范。将碧道建设打造成为“水生态环境治理的升级版”。在消除黑臭水体攻坚战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全力推进全市千里碧道建设,通过逐步完善城市滨水空间配套服务设施,为市民创造更多滨水活力空间,以线带面,带动沿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最终实现从治水到治城的转变。全面推进市级碧道试点工作,按照“一年做试点、三年见成效、七年全建成”的要求,稳步推进广州碧道建设,争取2022年底全市建成1000公里以上碧道。

同时,做好迎接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评估考核准备,基本完成珠江堤防岸线达标提升项目,干堤防洪(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扎实推进落实《广州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补短板行动方案(2017-2021年)》,继续做好小水库达标加固工作。制定《广州市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推进水库规范化管理,落实小水电安全绿色发展。坚持以流域为单元、分级系统治涝,强化内涝风险点排查整改,加快推进尚未完工的内涝风险点治理,对已完成的内涝治理项目,长期跟踪复核项目效果;进一步推进排水应急抢险工程,持续治理江水倒灌点。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通讯员 赵雪峰

 

编辑:陈燕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陈燕3.94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