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数字经济创新集聚效应凸显,建议建立城市数字变革全球伙伴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07-28 22:04

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数字经济正启动新一轮城市争夺战,广州未来的发展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机会。”7月28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行《广州蓝皮书: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蓝皮书执行主编、该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覃剑在发言中一语道破。

该蓝皮书指出,当前,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正呈现良好态势,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同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数字产业已成为广州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广州在超高清视频产业、新一代通信及卫星导航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均处在全国第一方阵。未来,广州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争当城市数字变革的领导者。

pic_846056

6月29日,广州市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数字经济创新聚集效应凸显

该蓝皮书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广州经济发展新动能,相关新项目、新工程、新设施建设热火朝天,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数字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广州5G基站建设速度在国内城市当中最快,建设数量最多。2019年度,全市共建成5G基站20246座,数量居全省之首。同时,培育5G应用130余个,其中57个列入广东省首批5G融合应用清单。另一方面,广州已建成中国电信沙溪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广州)数据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228个,广州超算中心用户已超过3500家,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利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

如此一来,广州的数字经济创新集聚效应也加快凸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和发展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获批建设,推动广州地区形成“一中心,多节点”的数字产业布局形态。

覃剑介绍称,广州在超高清视频产业、新一代通信及卫星导航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均处在全国第一方阵。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8.5%,跨境电商总值增长80.1%居全国第一。

对此,蓝皮书中建议,广州要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加快布局数字经济“1+N”创新园区,积极争取到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试点示范机会,增强集聚数字经济要素能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队”。


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该蓝皮书指出,随着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广州在医疗服务数字化、交通服务数字化、教育文化数字化、政务服务数字化等领域均走在全国前列。

具体而言,在政务服务方面,依托广州政务信息共享开放平台,广州已实现省市区三级数据共享交换,实现公共服务事项100%可网上办理,85.86%办事不用跑;持续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市级标准化工作完成率达到99%,区级超过96%。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市、区、镇(街)、村(社区)3220个政务大厅(包括服务网点)100%全覆盖、线上线下渠道全覆盖。

在交通服务方面,广州打造全国首款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应用“行讯通”,用户总量超过730万,并获得“全国十佳交通信息服务手机软件”称号第一名。广州地铁全国首批智慧地铁示范车站也已于2019年底全线开通。

此外,广州在全国率先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23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数据共享及调阅等应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葛志专则发现,广州在城市数字化治理方面有诸多潜在的不足,包括广州数字生态要素尚不满足数字化治理需求,数字城市建设碎片化也制约了城市治理资源的统筹能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仍有壁垒,等等。对此他建议,要构建城市数字化治理协同建设机制、城市数据信息系统整合机制、城市产业数字化升级机制、市民数字素养提升机制、城市数字安全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


建议:发起成立城市数字变革全球伙伴计划

目前,广州数字商业应用创新和数字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数字商业应用创新优势明显,数字关键技术创新持续活跃,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均迈上新水平。

蓝皮书指出,2019年,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跨界合作,在汽车、船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定制家居等行业,探索5G在视频远程监控(识别)、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控制、在线远程智能诊断、AR/VR辅助交互设计等工业场景应用。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业和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数字应用和试点场景不断完善,数字技术越来越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广州的数字技术企业、数字处理企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企业、数字平台型企业、数字应用型企业可望持续涌现,带动产业数字化的生态圈不断完善,最终将实现消费端的数字化转型和生产端数字化转型联动协同提升。

蓝皮书表明,接下来,广州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争当城市数字变革的领导者。当中建议称,广州要发起成立城市数字变革全球伙伴计划,与全球主要城市共同就城市数字变革重大战略问题、数字变革技术标准、数字变革经验模式、数字变革成果推广、数字变革风险防范、数字变革议题设置等合作开展探索。

与此同时,建设广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探索创新政企数据双向流通机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增强广州数字资源要素整合与配置能力,更好促进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与增值。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也表示,广州要打造数据中心的集聚地和数据分析的中心地,做到“数据在广州、服务在广州、业务在世界”。

此外,蓝皮书还建议,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开发银行,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产业发展、国际数字合作提供支持。


pic_827592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