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实习记者蒋模婷、梁思华 9月15日,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开幕式暨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不必完全遵循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应当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并联式跨越式发展,推动产业技术革命,打造中国“智能制造”。
周济表示,广义而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概念,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机制。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含四个层次,一是产品创新,二是生产技术创新,三是产业模式创新,四是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在这四个层次上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知道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周济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体现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方面,三个基本范式第一次展开,各有自身阶段的特点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体现了先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三个基本范式在技术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迭代升级,体现智能制造发展的融合性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他们是顺序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不能走西方顺序发展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采取并联式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
周济还认为,推进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突破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水平,将从根本上提高工业知识产生和利用的效率,极大的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使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应用的范围更加泛在,从而推动制造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将引领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周济进一步指出,我国制造业有着独特而巨大的发展优势,有着光明而美好的发展未来。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当前,中国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可以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新的进展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计算场地的重要主导者,中国可以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和并联式的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周济建议,发展中国智能制造,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我国制造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还远远没有实现数字化制造,必须扎扎实实地完成好数字化补课,打好数字化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高打低,走出一条并行推进智能制造的新路子。未来1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制造企业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实现制造企业的整体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编辑:冯芸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