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陈燕 通讯员赵雪峰 位于大学城华工生活区旁的赤坎涌,曾是两所高校生活区之间的荒废地,如今,经过治理已变成环境优美的滨水碧道和小公园。中心湖是大学城内的运动休憩热门地,通过生态补水、提升水体生态自净功能,水质已经基本稳定在IV类,中心湖人才公园将在国庆前对外开放。目前,大学城水生态示范区建设-河涌堤岸整治及生态工程按期完工,大学城碧道工程作为子工程也随之建成。
大学城中心湖碧道
“一轴一环”生态碧道缝合学府肌理
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多所高等学府汇聚于此,区域内有北亭涌、合益围涌、南亭大社涌等14条河涌。
广州大学城生态碧道系统路线约25.14公里,通过设置海绵措施、栈道、绿道以及滨水活动空间等手段建设碧道系统,加强各景观节点间的联系,构建“一轴一环”生态碧道。打造整合一个集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亲近自然的共享廊道,以及水陆联动的发展廊道于一体的碧道系统,实现大学城主环路、滨水碧道间的衔接连通,平衡生态构建与休憩空间之间的关系。
以赤坎涌为起点打造艺术长廊、人才云湿地、智乐源头3景,寓意“起航”;中心湖人才广场、古祠留芳、寻思解环、时代印记4景,寓意“扬帆”,南亭西街涌领航溪径、科技长廊、中草药植物园3景,寓意“腾飞”。
大学城中心湖定位为人才公园,通过设置人才文化设施以及口袋公园,在碧道设计中融入学府文化氛围,为周边高等学府学子提供沟通与交流的社交空间;根据地理位置,在靠近广州美术学院的河岸边增加具有文创艺术氛围的碧道设计,打造缤纷活力的艺术创意空间;结合广东药科大学资源优势,在南亭西街涌开辟中草药植物园,既能美化环境,还能科普知识。
目前,番禺区已建成大学城碧道系统、海鸥岛碧道、七盏灯水库和南湖水库碧道等140多公里各具特色的生态碧道。
编辑:陈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