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属国企已推420多个混改项目,混改企业净利增速快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10-15 19:23

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据广州市国资委消息,近年来,广州市属国企已累计推进420多个混改项目,共引进各类非公投资者1.6万余户,涉及投资额700多亿元。

目前,广州市属直接监管的一级企业共27户,8户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5户整体上市企业、3户国有集体联营企业。市属国企一级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近三分之一,集团层面混改率居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根据近3年统计,二级及以下企业已有近六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从混改企业的经营效益看,市属国企中混改企业的营收、净利润从2017年的2169亿元、298亿元分别增长至2019年的3827亿元、40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6.4%、35.9%,高于同期的市属国资整体营收22.2%和净利润12.0%的增长速度;从混改企业的经营比重看,混改企业占集团的营收、净利润比重从2017年的45.0%、74.8%分别提高至2019年57.3%、87.8%,净利润比重增长更大。

鼓励和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5年广州市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率先提出市场化的混改目标,要求混合所有制成为市属企业主要形式,竞争性领域的市属企业全部实现整体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2018年出台《关于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对混改的模式、方案设计、决策程序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内容提出指导性和实操性意见。

2019年印发《关于监管企业所属科创型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股权和分红激励的工作指引》,提出加快推进一批科创型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和跟投创新创业业务,助力科创型企业实施混改,为下一步上市发展打下基础。

多措并举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打造公众公司。2017年以来推动广州港股份公司等5家企业IPO上市,募集资金96.9亿元;新增广州期货、广州塔等8家“新三板”企业。至今年上半年,市属国企共有27家上市公司、20家“新三板”企业。

推进上市公司实施“二次混改”。近3年,完成6家上市公司总额达328.1亿元的“二次混改”。广汽集团定增150亿元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历史上最大金额的融资之一;广药集团通过定增引入马云旗下云峰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广电运通引入国调基金等4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不超过 20亿元;广百股份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友谊集团100%股权并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支持广州地铁入股越秀地产、创兴银行,广汽集团入股创兴银行。

实施国有资本进入其他资本的“逆向混改”。广州国发牵头16家市属国企组建首期30亿元的广州国资产业发展并购基金,为市属国企对外并购提供全方位支持。万力集团、万宝集团分别完成对山河智能、金明精机两家上市公司的收购,轨交基金战略入股鼎汉技术,珠实集团深入推进并购苏交科的工作。广州农商银行战略入股潮州、韶关及清远地区的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其中潮州3家联社成为近年来全国唯一的县市农合机构合并改制组建地市级农商银行的试点。城投集团出资100亿元参与南航股权多元化改革,深化央地合作。

优质企业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深化混改。广州酒家收购陶陶居100%股权,盘活老字号资源。白云山收购广州医药公司股权、王老吉药业股权及商标所有权。

“一企一策”推进“精准混改”。2018年,市国资委筛选梳理出20个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项目,并在广州塔进行公开推介。其中,珠江涂料、双一乳胶、交易中心、广百展贸在产交所挂牌,已引入战略投资者顺利摘牌;广钢新材料已在产交所挂牌实施引入战略投资者;广钢气体、广重分离机预计今年内可挂牌。广州银行成功引入南方电网、南航集团、中国航发等7家央企和省属国有投资者,实现“引资金、引机制和引资源”目标。2020年,在部分市属工业国企开展调结构活机制混改试点以及开展通过混改实现老字号餐饮食品品牌资产增值试点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属国企实施混改工作的自主能动性。

多种激励方式引导员工参与混改。广汽股份、广百股份、广州酒家3户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效激发企业管理层及核心员工活力。非上市公司方面,完成艾茉森、广东奇化2户员工持股试点,占广东省全省的2/3;地铁设计院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IPO申请已通过证监会发审。

1号楼.jpg


编辑:冯芸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