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机器人学院会议室,位于佛山的主会场和德方城市代表共同出现在了大屏幕上。2020年10月16日下午,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下称“联盟”)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作为疫情后联盟首个线下活动,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联盟中方单位赴佛山参会,联盟德方单位通过网络会议平台参会。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共有19家中方城市80多名代表、15家德方城市20多名代表,通过“云会议”的模式,联盟中德方保持了紧密的交流与联系。
作为会议主办方城市东道主佛山,联盟会议上,佛山市政府副市长乔羽表示“佛山作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的秘书处所在地,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各成员城市的对接交流,携手把联盟打造成为中德地方合作的样板平台,实现各联盟城市协同发展,推动中德合作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联盟德方指导单位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署长罗伯特·赫尔曼博士与佛山会场连线时表示,中国与德国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多年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不断加深。两国的总贸易额在过去的十年中翻了两番。2019年两国的总贸易额是2060亿欧元,也首次突破了2000亿欧元的大关。自2015年,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自中国进口额达1097亿欧元,预计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罗伯特·赫尔曼博士表示,外资公司在德国的直接投资方面,中国也是名列前茅。2019年有154家中国企业在德国落户。企业的落户也反映了双边一个多样化的经贸关系,多样化体现在企业的大小和行业的类型。“大集团和中小企业在德国都非常活跃,他们许多都来自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业——对于中国和德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行业。”
总的来看,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投资地,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在欧直接投资是在德国的。中国在德国的直接投资额也是逐年上升,根据德国联邦银行的最新数据,这个数字在2019年是超过了80亿欧元,是2015年的两倍。约有5400中国公司在德国经营,他们也雇用了超过10万名员工。
“通过联盟这个平台,联盟中德方成员城市的中小企业可以建立联系,开拓市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的德方成员有多个来自北威州,联盟德方顾问单位北威州投资促进署(NRW.INVEST)署长华珮在连线中表示,中国是北威州第二重要的贸易伙伴,2019年北威州与中国的贸易额达420欧元;北威州也是中国企业在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投资热土,超过1100家中国企业在扎根北威州,并开展他们在德国和欧洲的生意。
联盟中方指导单位商务部投资促进局联络部主任杨卓为联盟在疫情后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探索线上中德交流合作形式,二是为成员提供精准的专业服务”。
随着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本次会议还为新加入四家中方新成员城市举行授牌仪式,“南太湖明珠”浙江省湖州市、“汉魏故都”河南省许昌市、“十三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以及“首都南大门”河北省保定市正式正式加入联盟。至此,联盟城市已壮大到47座(26家中方城市,19家德方城市,1家中方观察员,1家德方观察员),联盟中方城市遍布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等中国六大地理区域;德方城市主要分布在代表着德国经济最为发达、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包括北威州、巴伐利亚州、莱法州、黑森州、巴符州、萨克森州等联邦州。
此外,本次联盟会议上,《中德地方经济合作年度报告2020——新形势下中德企业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与展望》重磅发布。据介绍,此次调研共收集147份有效问卷,访谈24家企业,累计访谈时长30小时,积累原始资料20万字。访谈区域还包括北京、上海,佛山、深圳、台州、株洲、德阳。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讲师宋阳博士在会议上发布并解读了《中德报告》的核心内容。报告将为中德两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提供指引和借鉴。
活动当天上午,联盟还组织了中方指导单位、顾问单位和中方成员城市代表,实地考察了两家具有丰富对德对欧合作基础的佛山智能制造代表性企业,分别是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下称“嘉腾”)和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博智林”)。
嘉腾是一家全球领先的 AGV(无人搬运车,或称搬运机器人)制造商、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是 BVL 德国物流联盟成员。2016年,磁导航和惯性导航两款 AGV 产品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戴姆勒汽车集团以及奔驰、宝马、西门子等德系企业都是嘉腾的客户。
博智林是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企业。公司自2018年7月设立以来,重点围绕建筑机器人+新型装配式+BIM技术,搭建系统化研发体系。2020年,博智林与法国达索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制造、智慧建造、智慧园区、建筑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前沿领域展开合作。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路漫漫
编辑: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