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放生不一定等于保护

南都N视频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10-31 19:17

南都讯 记者夏嘉雯 通讯员 王益  10月31日上午,2020年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动物园举行。宣传月活动将持续到11月23日,期间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将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进“四区”(“学区、社区、渔区、景区”)科普宣传活动和“减塑进万家”活动,宣传和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据统计,我国分布的4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有超过70%属于水生野生动物,其在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由农业农村部联合各省渔业主管部门共同举办,已连续开展十届,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向公众普及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

活动现场设置了大鲵、唐鱼、淡水龟等多个水生动物科普展示展位,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和科普展板,让在场观众大开眼界。在展出的多种水生动物中,不少属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通过持续开展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行动,建立健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体系,积极参与中华白海豚、海龟等旗舰物种保护行动,支持科研机构开展鼋、鲎的保护研究和珊瑚普查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放生不一定都能保护到野生动物,希望公众科学放流。”就职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颉晓勇博士介绍,以他从事的鲎保护工作为例,我国的鲎资源量曾经丰富,但是受环境破坏、非法捕抓等影响,鲎资源濒临枯竭,如今主要以人工繁殖和放流方式解决“无处可生、无苗可长”的问题。幼鲎适生活在滩涂,但并非所有的滩涂都适合幼鲎生存。如果放生地方条件不适合,它们可能更容易死亡。

此外,罗非鱼、雀鳝、豹纹翼甲鲶(清道夫)、纳氏锯脂鲤(食人鲳)、巴西龟、牛蛙、鳄龟、小龙虾等等都是禁止放生的外来生物。目前民众自发的放生行为非常多,但不科学的放生反而对当地生态有所危害。

记者了解到,宣传月期间,广州动物园还将举办多期生动有趣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大讲堂和动物课堂,如《一个会生bb的爸爸》《“鲎”顾之忧》《珊瑚的前世今生》《拯救巨鳖》和《科学防范外来水生生物入侵,我们能做什么》等。线上则通过广州动物园微信公众号开展了系列有奖问答活动,进一步吸引公众积极参与,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深入人心。

 

 

 

编辑:夏嘉雯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