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场地租金,提供住房交通补贴...港澳青年在惠州安居乐业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11-09 15:01

WechatIMG19.jpeg

“受到疫情影响,为了方便留在香港的青年人了解基地的情况,我们开发了一套线上看场地的程序,可以实现远程看场地,为之后来惠州创业提前做准备。”11月5日,南都记者跟随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发展新作为新惠州”采访团来到了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港澳青年在惠州的创业环境,政策和服务配套。

WechatIMG31.jpeg

基地孵化面积约 4000 ㎡。目前,6至9层已投入使用,入驻率达到100%,全部满了。

港澳创业青年在惠州:

为惠州发展添砖添瓦

11月5日这天,香港青年许柏鸿和姚志佳在基地里忙着讨论项目推进事宜。

在惠州出生,在惠州长大,7岁的时候跟随父母移居香港的许柏鸿在2013年时选择回到惠州创业。

许柏鸿分享,过去每年会跟随父母回惠州探亲几次,每次回惠州都会发现新的变化,交流多了,了解多了,也启发他回家创业的想法。“我本人也是惠港交流促进会的副主席,负责香港和惠州两地的青年交流。一开始其实抱着玩的心态,想回来先看看,觉得这个地方有很多发展机会,后来才发现,有很多发展机会。”

许柏鸿和拍档姚志佳二人主要做品牌传播,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许柏鸿透露,在这段时间里,也发掘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青年创业项目,例如获得了世界级美妆大赛金奖的得主,便是一位在惠州本地生活的香港人,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故事。“我们正在策划包装这类故事,希望可以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内地市场大有可为。启发更多香港青年来到内地走走看看,甚至扎根创业。”

许柏鸿透露,他计划和拍档二人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走访大湾区九大城市,挖掘项目的同时,也为更多港澳年轻人讲好大湾区的故事。

WechatIMG30.jpeg

项目展示区。

来自香港商学院工商管理在读博士王哲文,也选择了将项目落户在惠州。目前主要做灵活用工与区块链研究。

同样在惠州出生长大的王哲文于2018年时移居香港读书,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交流,王哲文选择了回到家乡惠州创业,为家乡发展添砖瓦。

“惠州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对于有港澳背景的创业项目支持力度大,也给予了很多帮助,例如入驻基地的时候,工商注册等工作都是基地的工作人员协助完成。会给予项目资金补贴,有些项目奖励,基地的工作人员也会协助我们去争取申请,真的很暖心。”王哲文分享,在惠州创业的这段时间,通过基地的组织的沙龙交流活动,也让他进一步了解到了市场的需求,开拓了不少新的资源。

“惠州当地的开放包容,让项目在这里可以很顺利的生根发芽。”王哲文透露,目前在惠州当地还比较少同类型企业,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地企业对于项目的接受度大,需求也很大,尤其是灵活用工服务,在今年疫情期间,需求尤其明显。也正因为如此,项目在当地发展顺利并很快实现了盈利,

据介绍,团队规模有超过40人,其中惠州项目团队有16人,近半数为港澳人士,除了惠州站,公司也在广州和南京也设有办公室。

除去在读博士和创业者的两个身份标签,王哲文还是区块链应用与投资联盟的副秘书长,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身份向更多人推荐惠州,了解惠州,选择惠州。也希望为会惠州贡献一份力,“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源来惠州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惠州的优势,作为一个人力输出地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服务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加上当地相关的人才政策,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人到来。”

构建全周期孵化链条,

扶持港澳青年从 0 到 1的创业过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年12月14日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在惠州仲恺高新区开园投入使用。近一年来,累计服务港澳台青年创业咨询服务人员超280人次,成功引进了19个项目落户惠州,包含了港澳台项目、博士项目等,项目类型涉及5G芯片研究、AI+3D人工智能成像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文化创意类等。

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运营中心经理詹凤君介绍,基地建设旨在优化港澳青年在惠州创业创新环境,提升港澳青年惠州创业软服务能力,基地孵化面积约 4000 ㎡。目前,6至9层已投入使用,入驻率达到100%,全部满了。

WechatIMG36.jpeg

头脑风暴区。

和一般的办公空间不同,创业基地里,为港澳青年们设置了双创展厅,为优秀的创业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公共休息区满足了青年人交流的需求,在头脑风暴室里,创业者们可以脑洞大开地探讨项目跨界合作......

詹凤君表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紧扣惠州“2+1+N”产业优势,构建其全周期孵化链条,扶持港澳青年从 0 到 1的创业过程。在展示区内,南都记者见到,对于入驻项目的扶持政策涵盖面广,如根据申请项目的情况进行审核,根据项目评审得分情况,最高可给予入驻企业两年内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免租支持。企业入驻基地正常运营满6个月后,经评审通过的项目,根据项目评审得分情况给予5-2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助。

为了让港澳青年们在惠州能安居乐业,还为创业者们提供住宿补贴和交通补贴,詹凤君介绍,根据项目评审得分情况,给予2年内不超过3人(含)的住房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800元/月。自签订入驻协议当月起,以实报实销的方式给予不超过3人(含)的交通补贴,每个企业每月不超过3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一年。此外,还提供了展会补贴以及贷款补息等。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图片:南都记者 张嘉培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郑雨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新发展新作为新惠州”主题采访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