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实习记者 蒋模婷 王诗琪 记者 冯芸清 在大数据时代,除了作为便民服务热线,“12345”是否还有其他价值可供挖掘?海南省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主任张鸿介绍,海口市“12345”如今已经成为一座政务数据宝库,一套具有实际效力的评价体系,一条小小热线,撬动了海口市数字城市的重大改革。
在2020《广州城市治理榜》海口研讨会暨“港湾对话”启动仪式上,张鸿分享了海口市从“12345”热线整合开始构建数字化智慧联动平台的城市治理创新案例。
一通电话解民忧
张鸿介绍,今年2月,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调研时了解到海口市“12345” 7×24小时热线下设专家咨询、心理咨询和票务三条专线,进一步提出能否通过12345一个电话,解答全省老百姓关心的各种疫情防控问题。 随即,海口市在24小时内整合了海口、三亚以及省政务平台等17个热线资源,按要求启动了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专家咨询热线,解答民众在自我诊断、防疫抗疫、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问题。
海口市政府专门建立了12345热线领导小组,由市长丁晖担任组长,建立了12345智慧联动平台。近年来,“12345+”模式不断推进,涵盖营商环境、人才专线、免税购物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高效权威的指挥体系。 目前,海口市已整合了80多个热线,除了114、119等常见专线外,市民的其他问题都可通过拨打12345向政府反映、求助。
热线整合为数据梳理、数据共享打下基础 。在服务民众的过程中,“12345”热线搜集了大量的民情民意,定期撰写热点日报、周报、月报,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智慧联动平台设置了一块大屏幕,大屏幕上滚动更新接线实时数据和2.0万个视频监控结果,使政府部门通过一个大数据平台,即可了解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一套数据督政府
更难得的是,基于“12345”热线构建的数据库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了“一发而动全身”。“12345”热线与海口市79家成员单位紧密对接,热线搜集到的问题及时汇总给职能部门处理。
海口市还创造性地将热线数据用于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张鸿介绍,海口市纪委、组织部、市政府督查室入驻热线,市委组织部每年对各部门年终绩效考核中,能否及时有效处理“12345”热线的办件占总评分的5%-15%,这些极大提升了职能部门的履职效率。此外,热线小组还设置了30分钟应急响应机制,规定各个部门必须在30分钟内响应民众的八大类紧急投诉,如果未能响应,则由热线小组处理,并记录在评分和督查结果中。
张鸿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传统的考核,数据考核更具有前瞻性。传统的考核只能基于已经完成的政绩结果,而数据能够记录政府工作的全过程,提升考核的精准性和深度,还能够预测正在进行的工作的成效,便于顶层设计规划。此外,如果各部门对数据考核结果有异议,也可提出申诉,使数据考核结果更加服众。
张鸿透露,海口市“12345”热线接下来将重点提升数据应用分析的水平。“数据挖掘最终要与时政、与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相结合,这需要高度的敏感性和进一步的人力、资金投入。”
编辑:冯芸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广州城市治理榜海口研讨会开启港湾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