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鑫 实习生倪诗婷 通讯员粤政数
11月20日,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记者从会上获悉,“粤商通”平台市场主体注册用户已突破400万,意味着广东每3个市场主体就有1个在使用“粤商通”。此外,“粤省事”实名用户实现了由年初3000万到如今8700万的跨越式增长,“粤政易”也基本覆盖全省公职人员。除了“粤系列”,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政银合作、电子证照等数字政府改革举措也在广东持续推进。
通讯员供图
广东每3个市场主体就有1个使用“粤商通”
今年6月以来,“粤商通”上线服务事项增加198项(累计上线857项),市场主体企业用户量净增超过300万,并在11月17日突破400万,这意味着——广东每3个市场主体就有1个在使用“粤商通”。据介绍,中小企业融资查询、企业档案查询、企业参保缴费查询、消防安全承诺书填报、名称自主申报、企业年度报告填写等功能,成为“粤商通”应用排行榜的“明星应用”。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尚省表示,下一步,“粤商通”将注重拓展服务功能,优化使用体验。目前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粤商通”上线了“财务援企”公益讲座,邀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水准高的注册会计师组成援企财税专家团在会计、审计、税务、咨询等专业领域为市场主体提供智力支持。此后还计划开设通信运营商服务专栏、与试点金融机构合作探索信息授权功能等。
此外,“粤商通”持续汇聚地市特色功能,目前已上线5个地市专版,接入481项地市特色应用。如11月中旬中山市依托“粤商通”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的CA证书移动化,突破了传统CA证书仅能在PC端操作的局限,交易主体从此可在“粤商通”开展医疗器械交易、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业务应用,接下来也会逐步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
“粤系列”三大移动应用平台一体支撑广东数字政府建设
省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贯彻“互联网+”战略,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而创新推出的三大明星应用。“粤省事”实名用户已有8700万,比年初净增近6000万注册用户;今年累计业务量达48亿笔,上线1632项服务、87种电子证照,其中1113项服务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日均访问量超5300万次,日均访问人数约390万,成为全国服务最全、用户最多、活跃度最高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以“粤省事”为主要平台载体的“粤康码”,还进一步集成海关健康申报,今年5月起,粤澳两地健康码实现转码互认,“粤康码通关凭证”累计服务2858万人次通关。
8月正式上线的“粤政易”的移动协同办公平台,目前也已为全省21个地市、11万个组织,总计超过150万名公职人员开通账户,接入政务应用600多项。平台移动化、协同化的特点,很好满足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办文、办事、办会等大量业务需求。据统计,每天全省公职人员通过“粤政易”收发消息超300万条,上线至今累计访问超8000万次、公文交换350余万份,公文处理效率提升超过40%。
据介绍,三大移动应用平台实现了技术支撑平台一体化,包括统一的云平台,统一的大数据中心,统一的认证体系,统一的物流体系,统一的支付体系等共十几个统一的基础支撑平台;同时也有业务流程一体化,比如企业群众通过粤商通、粤省事申办业务之后,公职人员可通过粤政易来做审批。而企业在粤商通上发招聘,群众可以通过粤省事提交简历竞聘。最后是业务信息一体化,使用粤康码通关凭证出入境的人次、区域等情况的统计数据,各级疫情防控部门可以随时掌握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电子证照助更多场景实现“免证办理”
高尚省介绍,目前全省18个地市发布了5500多项“免证办”事项清单,应用场景涵盖不动产登记业务、生育登记服务、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基层社区治理等,全省累计应用电子证照超2亿次,230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得到优化,减少纸质证照材料8600多万份。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已实现32种个人、29种法人常用电子证照全省覆盖,并在2.3万多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理中实现电子证照关联,为群众提供9700多万次手机亮证服务。
今年8月起,广州、深圳、佛山、汕尾、江门和肇庆6市开展A级旅游景区电子证照应用试点,游客可使用“粤省事”出示的电子证照作为凭证进入试点城市的A级旅游景区,无须提交相应的实体证件,同样可享受相关优惠购票。如,肇庆市通过 “ 粤省事 ” 出示电子证照享受优惠进入各风景区、旅游景点的人数共计超 4000 人次,优惠办理星湖门票卡或购买优惠产品人数超 1.5 万人次。
政银合作覆盖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据介绍,今年年初开始,广东省积极推进政银合作,推动113项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多家银行网点的智慧柜员机,将政务服务覆盖至“最后一米”。截至11月13日,省政务服务一体机平台已接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14183台自助终端设备,覆盖全省21个地市,累计办理业务量达242万笔,占政务服务一体机平台总办理量53%。
通讯员供图
此外, “粤省事”“粤商通”也正全面推进与各大银行金融业务的应用场景互相嵌入。目前,中国银联、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9家银行的APP或微信公众号与“粤省事”实现跳转互访,其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已在“粤省事”上线网点查询和取号、预约等服务。“粤商通”也已实现企业预约开户和利企融资等服务,企业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出示“粤商码”,银行即可获取其身份信息。
跨区域通办快速推进
通气会上,来自澳门的谭先生讲述了他在使用跨境通办服务,办理横琴商事登记的体验: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本来要过关去横琴办理的商事注册登记手续,节省半天的通勤时间。据介绍,目前珠海市在不动产、税务、商事登记、社会民生等领域推出331项“跨境通办”服务,方便澳门居民和企业在珠海的生活、生产。同时,佛山、江门与香港、澳门开通“市民之窗”“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为港澳居民提供出入境、税务、商事登记等高频事项“自助办”服务。
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广东今年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跨省通办方面,企业群众可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江西、福建等七个兄弟省份和香港、澳门两地26个试点城市共835项事项。除全程网办外,还重点选取泛珠三角重点城市,拓展线下窗口异地代收代办、一体机自助办,目前400多项事项在线下窗口实现异地代收代办,120多项事项通过一体机自助终端异地办理。在省内,各地市通过线下设置“跨城通办”专窗、线上开辟“跨城通办”专栏、自助终端上线异地服务事项等方式,为群众提供跨城市之间“面对面” “点对点”的政务服务。
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