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望中欧加强合作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11-21 13:46

南都讯 11月21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开幕。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第十二届中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表示,2060年之前,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希望中欧可以在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特别是碳市场方面的合作。

周小川.jpg

周小川。

“碳市场在性质上是一种金融市场,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小川认为,碳市场是涉及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定价市场,更是一种跨期配置投资与风险管理的市场。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需要要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投资,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周小川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市场正常工作要制定总量再进行分配,并对总量进行封顶。2060年之前,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

他进一步指出,碳中和主要行业包括能源、交通,也需要更多行业参与,从而给出各个行业未来减排计划新的技术、工艺和效果参数。所有国家也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和计划,在这方面,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和必要性。

周小川还表示,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要明确激励机制。现有的两种激励机制,一种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市场、一种是碳税。从金融市场角度来说,二氧化碳排放市场有更大的潜力,碳税仍旧需要根据碳市场形成的价格。

他建议,碳市场要尝试进行连接。全世界的储蓄和投资有流动性,投资的收益是全球性的收益,将市场割裂了,定价本身会出现问题,市场分隔也会给部分投机分子机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机制。

此外,在跨国飞机船舶的碳排放问题上,欧盟早前曾提出一些意见和设想,但是过去大家认识很不统一。建议在中欧之间或者亚欧之间研究建立专项基金,专门处理跨欧亚的交通排放问题。

周小川还建议,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易,包括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易实现零关税、零壁垒。因为碳中和需要使用大量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应该把利润降下来,同时还要利用多种绿色金融的机制加以配合和支持。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冯芸清 王美苏 实习记者 梁思华 刘雅菲

摄影:南都记者 张嘉培 实习生 闫佳琪

1号楼.jpg

编辑:王美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国际金融论坛(IFF) 第17届全球年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