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时尚融合,清远民族服饰T台秀惊艳亮相!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11-23 09:14

南都讯记者许晓蕾   第二届清远非遗季系列活动于11月20日、21日分别在清远市文化馆小剧场、倾国清城文旅综合体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清远市文化馆、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并得到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大力支持。

清远历史悠久,先民在这片钟灵毓秀之地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文化宝藏。据最新统计,清远市现有英石假山盆景制作技艺、瑶族耍歌堂、连山小长鼓舞等5项国家级非遗,有省级非遗34项、市级非遗99项、县级非遗164项。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2人、市级传承人87人、县级传承人166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5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藏在清远历史深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又一次碰撞时尚,亮点纷呈。为了让清远非遗“请进来、走出去”,本次活动设置了T台秀、展览、交流会等项目,现场不仅有清远人的粤剧、采茶戏及技艺类、美食类非遗展演展示,还邀请了湖南花鼓戏、广州和潮州两地众多非遗项目到场。

800x600_5fba8a7b34499.jpg

800x451_5fba8a7a6f04c.jpg

800x600_5fba8a7b62438.jpg

清远民族服饰T台秀

“非遗+时尚”创意服饰登台亮相

近年来,清远非遗与时尚结合越来越紧密。本次非遗季则专门策划上演清远民族服饰T台秀,并邀请广州的服饰专业展演团队执导与走秀。秀场以瑶族传统服饰、壮族传统服饰、民族风时装展示为“线”,把清远的众多非遗项目,通过巧妙的手法串“珠”成“链”,50余套博物馆馆藏级别的瑶、壮服饰及“非遗+时尚”创意服饰登台亮相,与“00后”大学生最新潮的“非遗”背包等,形成对比鲜明的搭配;精致的刺绣、斑斓的色彩,结合流畅的线条、独特的少数民族图腾元素,带来视觉冲击;瑶族阿哥阿妹身穿盛装,演绎古老的传说与现代传承,别有一番韵味。

据清远刺绣文化协会会长张亚男介绍,馆藏级别的刺绣服装蕴藏了祖先们的智慧,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同时传递“绿色刺绣”理念。刺绣产品历经几十年崭新依旧,以恒久的生命力诠释绿色生活之美。“清远的一代代绣娘,一针一线把这种古老而新潮的技艺与理念传承下来、流传出去。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清远近万名绣娘与华丽的民族刺绣作品。”

现场体验非遗

为了让非遗走进生活,本次活动设置了粤剧互动体验区、采茶戏体验区、广清潮三地非遗墟、非遗美食街、非遗展示厅等,活动涵盖了清远本地非遗项目15项。前来参加非遗季的清远非遗传承人共30多位,他们用行动演绎文化传承背后的神奇创造与工匠精神。

“近几年来不断提倡‘非遗见生活’,作为非遗传承人我非常期待这个活动,它体现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非遗技艺的重视,也拉近了非遗与市民的距离,让我们有一个可以向市民展示的平台。这次最大的收获是能与非遗专家教授近距离交流,对于如何让非遗活起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有了信心对作品进行不断创新,制作出更具现代审美的作品。”英石假山盆景技艺项目非遗传承人之一彭伙强如是说。

英德红茶、清远笔架茶、黄东鸡仔饼、清远腊味、九龙豆腐等风味独特的清远本土美食,在非遗季期间汇聚倾国清城三楼非遗美食街。美食街复古80年代清远南门街街景,一口美味,穿越时空。

编辑:许晓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