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大网络节举办得如火如荼,“云展会”在疫情期间也成为各类展会的创新办展模式。放眼于数字农业发展领域,“网络节+云展会”模式如何推动县域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
12月11日上午,作为2020世界数字农业大会和第19届广东省种业博览会的系列高峰分论坛之一,以“产品‘上云’ 品牌‘触网’——‘网络节+云展会’模式助力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为主题的广东线上农交会之一县一云展会创建与发展论坛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交易馆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和媒体的嘉宾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并开展圆桌讨论,共谋农业产业数字化新方向。
当天论坛现场。
“三个精准”确保农产品上云后平稳落地
疫情之下,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一度面临多重障碍。今年以来,广东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不少县(市、区)将农产品营销主战场转移到线上,并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1-4月份,广东农产品在疫情期间的网络零售额呈现逆势上涨的良好态势,增长幅度达40%。
其中,由揭阳市惠来县率先探索推动,广东华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办的全国首个线上农交会——“首届中国惠来鲍鱼国际网络节暨惠来名特优新农产品云展会”,开创了“网络节+云展会”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产品规模“上云”线上新模式,打造了广东乃至全国县域农产品云上展会的新标杆,对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广东省农业展览馆副馆长卢汉飞在当天的主题演讲中力推的一大成功案例。这背后,是今年广东省在农业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所开展的一系列积极探索。
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卢汉飞。
卢汉飞介绍称,依托在疫情中成长壮大的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广东探索推动一县一网络节和一云展会,引导全省以县为单位,组织“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上网上线,引导网络资源、采购商资源、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资源及文化品牌资源等,以“网络节+云展会”为依托,实现线上聚集,促进县域名特优新产品通过网络平台与全市场要素的融合对接,创建广东线上农交会,以数字力量和互联网力量聚集全产业要素资源,实现广东农产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成功不是必然,探索确实必须。卢汉飞表示,精准把握地方特色农产品优势、精准把握不同市场需求渠道、精准把握产业链资源,“三个精准环环相扣,确保农产品上云后平稳落地”。接下来,广东将持续深化云展会模式,并创建一县一云展会。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上云”
作为“首届中国惠来鲍鱼国际网络节暨惠来名特优新农产品云展会”活动最主要的策划和执行单位,广东华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佳作主题分享,如何以一县一云展会为小切口,促进县域农业产业数字化的大发展。
广东华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佳作主题分享。
的确,小切口带动大发展,成功并非易事。创新推出的“云展会”,给广东区域农产品带来了怎样的价值和变化?揭阳市惠来县县委常委蔡汉春作为亲历者,最有发言权。
据蔡汉春介绍,活动开幕式当天,220多万直播流量直达C端、81831 名采购商在线围观,12家企业、6个惠来鲍鱼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意向签约金额超过1亿元。活动举办以来,销售鲜鲍鱼3万多斤、干鲍1万多斤、鲍鱼罐头和粽子6万多盒、鲍苗1亿多粒,总额达3500多万元,推动每公斤鲜鲍鱼价格增长超10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有力有效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仅如此,此次活动还擦亮了“北有大连鲍、南有惠来鲍”的招牌。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县委常委蔡汉春。
鲍鱼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就要实现从养殖到食品深加工过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这是现场嘉宾的普遍观点。对此,恒生发布(北京)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创始人昕原认为,要打造标准数字化平台,引领食用加工品产业和市场发展。阿里云华南区解决方案架构师郑贻鸿也分享了阿里云上会展服务三农新基建发展的经验。
在广东省一县一云展会工作的创办过程中,众多的互联网、媒体平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主任李海华分享道,作为一家智库型媒体,南都在数字时代升级了新业务能力,着力搭建各种云平台,利用媒体资源连接优势,创新传播方式,并探索搭建云展销平台。截至目前,南都已举办金融助农、新基建等多场云论坛,并开展多场援助湖北农产品销售的直播带货,效果十分显著。
未来应注重技术优化和工具创新
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数字化时代,“云展会”的形式在广东农业领域普及,原本那些不熟悉数字技术的传统农民,正面临着参与“云展会”的技术瓶颈,亟待新技术的培训。
在圆桌交流环节上,腾讯生态合作部内容总监孙旭提出,未来将会实现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通过线上培训让农民理解“云展会”“网络节”等相关概念,随后落地在县、乡、村级的区域电商运营中心,将农民聚集起来开展实际操作训练。
腾讯生态合作部内容总监孙旭。
“我们甚至可以借鉴MCN的模式,直接把普通的人培养成网红。”孙旭表示,如今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且基本都能拍视频、做直播。“如果他们本身有热情,只要把标准化流程体系教给他们,通过当地已布局的服务体系,有团队支持的话,这个模式是可持续的。”
如何借助当下探索阶段的“开门红”,持续深化“一县一云展会”这一创新模式?在孙旭看来,尽管“云展会”不能让人们直接接触产品,但不受时空所限,能随时面向B端和C端进行宣传和展示。同时,所有用户都能在这一开放平台上进行直播、发布短视频。对此,她表示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线下做集中展示,联动线上进行广泛传播。“不仅仅展现产品,还能展现当地风土人情,让农旅充分结合。”她说。
刘永佳认为,“一县一云展会”模式应在技术层面进行优化,让平台除了提供商品的链接,还能提供商品所对应的生产、销售等经营主体的信息链接,让顾客购买商品时得以溯源产品信息。
广东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公司数字事业部总监范国信。
作为一家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广东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公司先后参与了惠来、阳西、澄海等地的云展会工作。该公司数字事业部总监范国信提出,在已实现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工具创新也非常重要。“未来可考虑加入更多的数字化工具,从工具创新上实现交易的闭环。”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陈卓睿
图片:活动方供图
编辑:莫郅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数字农业”看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