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游戏销售收入逆势上扬,实现三年来最快增长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0-12-18 02:15

南都讯 实习记者蒋模婷 记者冯芸清 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这是12月17日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披露的数据。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游戏产业在2020年可谓逆势上扬,异军突起。《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增速同比提高13.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游戏收入在2017年突破2000亿元后,达到的最快增长速度。

游戏行业热点:自研、手游、出海

根据《报告》内容,自主研发游戏已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中流砥柱”。2020年,自主研发游戏的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总收入达2401.92亿元,比上年增加506.78亿,同比增长26.74%,占国内市场销售总额的八成以上。

在细分市场中,移动游戏是中国游戏产业增长的主力。2020年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096.76亿元,比上年增加515.65亿。移动游戏的用户规模为6.54亿,同比增长4.84%。与此同时,端游、页游延续近年的下滑态势,2020年中国页游的实际营销收入更是下降了22.9%。

电子竞技游戏作为新兴细分市场受到看好。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65.57亿元,同比增长44.16%。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用户规模达4.88亿人,同比增长9.65%,用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游戏的“出海”趋势更加显著。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54.50亿美元,同比增长33.25%,比2017年几乎翻了一倍。此外,美、日、韩仍是中国游戏“出海”的主要目的地,营收合计占到海外总收入的六成。不过,也有不少游戏企业选择开拓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成熟市场和中东、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

游戏企业使命: 防沉迷、创新、文化

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的同时,中国游戏产业的社会效益备受瞩目。中宣部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副局长冯士新在年会上发言时强调,未成年防沉迷是游戏行业落实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明年,监管部门将把适龄提示列入游戏审核的必备内容。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防沉迷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游戏账号的实名认证、管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长管理、未成年人游戏付费监督等。

未成年人保护是游戏企业需遵守的底线,而提升游戏品质和创新能力则是游戏企业应有的目标。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孙寿山表示,游戏企业要主动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借鉴其ip运营、项目策划等成熟的理念和经验,更要在自主研发方面继续作为,始终注重技术创新,实现高水平地“走出去”。

孙寿山认为,除了游戏企业自身的努力,社会各界还应当加快游戏产业大数据平台和专家智库建设,开展游戏产业的扶持活动,坚持鼓励原创,提升中国游戏的整体品质。 

游戏企业在文化教育、文化传播方面的潜力与责任亦引发讨论。“我们的游戏作品文化味还不够浓,中国风格还不够鲜明,传播主流价值还不够有力。”冯士新指出。

“游戏是传播力最强、年轻人认可度最高的文化产品之一。”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中国文化内涵极大丰富,未来的游戏应该超越娱乐性需求,通过普及中式美学、创造中国潮流,激发文化创新势能,让优秀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编辑:冯芸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