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联动

南都N视频APP · 一号楼
原创2021-01-24 17:56

微信图片_20210123132854.jpg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的战略决策。2021年省两会上,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交提案,建议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联动发展,实现国家重大战略迭加放大效应。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认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联动发展具有现实基础、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一是两地地理上相邻,历史上关系千丝万缕,文化、政治、社会、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并且各自的区位优势、功能和建设路径互补明显;二是在自贸港建设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自贸港以及广东自贸片区显然有许多可以跟海南自贸港相互借鉴的地方;三是海南自贸港范围较大,空间上需要有足够强大的腹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辐射的广阔区域将很好地承担这一战略功能。

推动制度对接联动

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的自由便利,以及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方面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制度对接,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认为,应加快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升级,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将自贸试验区政策覆盖到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离岸创新基地,大幅提高资金流动便利化水平,稳妥增加跨境资金流动额,增强国际人才配套服务便利;进一步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与海南自贸港联手加强与东南亚互联互通,助力东南亚侨商企业进入中国,助力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产业链合作联动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可为海南自贸港提供产业链供应链支撑。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应加快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产业链供应链共建清单,建立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共同提升全球供应链服务管理能力;在南海保护与开发中加强合作联动,统筹布局建设并共享重大海洋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共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协同创新生态,强化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海南自贸港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孵化器对孵化器、平台对平台的精准协作机制。

推动发展空间衔接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表示,应加快推进海口与湛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研究建设湛江-海口跨海大桥的可行性,加快研究出台支持湛江作为海南自贸港战略对接点的系列政策;研究在海南选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合作区,如设立“香港城”、“澳门城”、“港澳城”或设立“深圳飞地”等,借鉴港澳商务制度及规则,吸引港澳及国际资金投资海南,形成海南自贸港的先行区;建立广东自贸区与海南自贸港的互动联通机制,把广东自由贸易区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和海南自贸港的开放优势相结合。

此外,还可研究建设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将大湾区港口与自贸区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各港口、港区功能定位,在物理上和空间上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对接,形成在空间、设施、产业、政策、软环境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大湾区组合港集疏运体系,与海南自贸港共同规划国际航线航班,并借助海南自贸港接轨国际通行规则,推动大湾区组合港国际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李宛真

编辑:李宛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1广东两会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