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许晓蕾 在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日前,广东潮剧院完成了大型现代潮剧《望海潮》的创作,为潮剧戏迷观众们奉上一道饱含潮汕特色的潮剧“特色菜”。
著名潮剧表演家姚璇秋在看完彩排后,兴奋地说,潮剧《望海潮》紧跟时代步伐,把侨文化搬上舞台,讲述侨乡故事,戏剧性很强。该剧体现了传统文化根脉传承与时代艺术创新审美的完美结合,是一部剧情处理上最贴近生活最具写实感的剧目,也是老、中、青观众都喜欢的剧目。
《望海潮》是广东潮剧院大力推进潮剧精品创作、精心打造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一部潮汕题材现代潮剧。该剧依托“侨”文化,以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历史为大背景,讲述一群华人华侨爱国、爱乡、爱家人的动人故事。剧中,有百年华侨的奋斗史,有改革开放的变化,有“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有乡情、亲情、友情、爱情,更有新时代潮人及华侨的家国情怀,生动刻画了潮汕人身上最本质的“潮人精神”,弘扬侨文化,书写时代传奇。
剧照
《望海潮》总导演陈晓琳说道:“现代潮剧《望海潮》运用古老的潮剧语汇,结合当代舞台艺术的手段,真诚讲述了一个时代变迁中的潮人的奋斗故事,一个“侨”的故事,彰显潮人的精神内涵,抒发潮人根植于内心的家国情怀。”
潮剧还融入音乐剧元素
在1月30日的录制演出中可以看到,整个剧目在编剧、作曲、舞美、演员等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该剧的小调式音乐,既保持潮曲潮乐传统的优秀元素,又增强了现代感和时代感。在光影的表现上,《望海潮》首次采用像影、投影作为舞台美术特效,灵动突出汕头几代人跨时空的侨乡侨情。舞美做到了一步一景,多场景灵活的切换和变化,让观众们看的更加投入,感受更深。
剧照
陈晓琳也尝试在传统的潮剧中融入音乐剧的元素,“潮剧有非常完整、相对固定的程式,唱念做打都很有特色。这次借助我擅长的在音乐剧、歌剧中使用的语汇,比如舞蹈、影像,让古老的潮剧和音乐剧、歌剧相融合,让这台戏更有自己的特点。
潮剧在传承中求创新
据悉,剧中百岁老人红花奶奶由国家一级演员黄丹娜扮演,人物“谢阿宝”的扮演者则由国家一级演员曾惠刚演绎,第一男主角周兴潮扮演者是国家二级演员王锐光说,扮演谢蝉娇的是国家二级演员杨伟丹,侨胞周祖辉由国家二级演员蔡财旺扮演,扮演泰国华侨周祖辉女儿思琳的是优秀青年演员沈锦芬。
本剧的总导演、编剧陈晓琳是著名导演、编剧、撰稿、作词人、主持人,她担任编剧和作词的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荣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另外还有多部优秀作品,比如原创廉政音乐剧《青天之端》、红色主题音乐剧《血色三河》、环保治水主题音乐剧《绿水 乡愁》等。
左一:陈晓琳,左二:姚璇秋
对于本次作为领队人物,参与到《望海潮》的创作中,她表示,遇见潮剧,并在生命中开启一段与潮剧相关的风情壮美的旅程,这是我的福气。 潮剧是连接海内外2000多万潮汕人的精神纽带,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有着近500年历史的传统剧种,在岁月的沧桑变幻中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并以此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我有幸与潮剧艺术家们一道努力,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1月30日,《望海潮》在剧场现场录制演出后,还计划春节期间在汕头电视台《潮剧黄金剧场》和线上播放,让更多的潮剧迷能在多个渠道观赏本剧。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