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嘉宝幼儿米粉下架”机构向雀巢道歉,称判断失误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1-02-10 17:50

深圳消费口碑榜第十四期(2月1日-2月7日)

2月6日,一份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发布的名为“关于对嘉宝品牌婴幼儿米粉下架的通知”,引发社会关注讨论,而雀巢方面表示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并向通知机构提出控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回应其分支机构所发,目前已脱管。而后于2月9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公开道歉。

本期“深圳消费口碑榜”的其他案例中,有消费者反映联动云平台所运营的车辆存在违章未处理,导致用户驾照被交警扣押;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因擅自以朋友名义向未注册用户发送信息,被起诉侵犯隐私权;问题通报上,因冒充合格产品并销售,服装品牌H&M被相关部门处罚;舆情方面,近期热门的小游戏“合成大西瓜”被指做局骗财,涉事金额超3000万元。 

图片 1.png

【舆情事件】

嘉宝婴幼儿米粉重金属含量达到危险水平?

雀巢中国:产品安全,严正抗议下架通知

涉事机构或企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

口碑危机指数:★★★★★

事件回顾:近日,一份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发布的名为“关于对嘉宝品牌婴幼儿米粉下架的通知”,让婴幼儿米粉的质量安全引发社会关注。

2月8日,嘉宝品牌方雀巢中国回应称,在中国生产的嘉宝产品符合中国婴幼儿辅助食品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口的嘉宝产品符合原产国的标准。雀巢声明还称,根据民政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平台上面公示的信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并不存在,且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方面表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为前者分支机构,但是目前该委员会已处于脱管状态。

2月9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向雀巢方面道歉,并删除上述下架通知,表示发布下架通知是出于保护会员单位的考虑,希望会员免受到国外嘉宝负面消息的影响。但由于判断失误,不知嘉宝产品在国内外有如此之多的产品版本,所以郑重向雀巢方面道歉,并删除上述下架通知。

点评:婴幼儿食品长期以来一直牵制着广大家庭的敏感神经,当婴幼儿食品出现问题时,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将引发对行业的质疑。但在本次事件中,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母婴产业委员会引用外媒报道和国外机构的研究报告,就对国内在售产品提出下架要求,工作上存在不严谨的情况。有专业的检测机构人员认为,此次该委员会引用的研究报告中,对婴幼儿食品与饮用水进行了选择性比较,并未提及具体的重金属含量,且与具体相关标准进行比较,离开剂量谈毒性对产品定性存在不妥。

该委员会未经核实情况,并非对消费者及行业的负责态度。轻易要求产品下架,容易引发公众对行业的焦虑和担忧。同时,该委员会未对产品进行详细了解,导致企业名声受损以及公众忧虑,其深层目的有待追究。


【消费投诉】

车辆违章未处理就出租

前海联动云回应正在处理

涉事品牌或企业:深圳前海联动云租车平台

口碑危机指数:★★★★

事件回顾:有消费者称,在联动云租到一辆有6条未处理违章记录的汽车,其驾照被交警扣留长达一个多月。联动云回应:正配合处理。

点评:除了租车意识的薄弱,对于汽车租赁的服务,用户普遍存在顾虑,租车涉及到身份识别认证、取车还车手续办理、租金、押金支付、租车后的违章处置、事故处置,繁琐的程序和对服务的不确定性担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事实上,用户体验亦是消费者对各大租车平台产生较多不满的主因。

租车需求能否爆发,不仅受需求侧因素的影响,更受供给侧因素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租车行业发展受阻亦与租车平台自身运营问题有关。从联动云租车的消费投诉中反映,其运营存在平台服务响应慢、事后处理效率慢导致用户体验较差。此外,用户服务经营能力也与众多客观因素有关,平台难以从自身改变就可根治问题,例如各地交通管治条规、车辆的管制审查不尽相同等。而对于汽车租赁平台,需要投入更大精力精细化运营。


【集体投诉】

《合成大西瓜》被指做局骗财

涉及金额超3000万元

涉事品牌或企业:北京米兜科技有限公司(微伞游戏)

口碑危机指数:★★★★

事件回顾:近日,《合成大西瓜》小游戏爆红,但很多网友反映,最近因玩这个游戏被骗19.9元,目前,涉及人数或已超166万人,涉及金额超3000万元。据悉,《合成大西瓜》内“礼物”标识及相关广告链接已经消失。

点评:消费者反映,在玩《合成大西瓜》的时候,有标识着“礼物”的入口,进去之后是抽奖页面,中奖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奖项为19.9元换100元话费。但当消费者支付19.9元之后,却提示需要下载“全球公爵黑卡”APP,并在APP内领取话费。然而,消费者依然收不到100元话费。消费者申请退款时,也是遇到重重阻碍,公众号客服无人回应。

在此事中,不难发现,用户是从《合成大西瓜》游戏中被引流到第三方平台的。对于游戏方来说,为第三方平台引流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在这个环节上,《合成大西瓜》游戏方并未对消费者作出提示。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合成大西瓜》仅对此标识为“礼物”,而未作出“广告”提醒,这可能让消费者误以为抽奖为官方活动,从而进行消费。另外,游戏方在为第三方平台进行引流时,除对消费者进行提示外,应考虑对第三方平台的资质进行审核,对自身用户负责。消费者在进行交易行为时,也应更加谨慎。


【问题通报】

冒充合格产品并销售

H&M被罚没13万余元

涉事品牌或企业: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口碑危机指数:★★★★

事件回顾:2月3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海)公示了对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的最新行政处罚信息。据悉,因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并销售,该公司被处罚款9.6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3.7万余元,罚没总额达13.35万余元。 

点评:处罚之时,售价129元一件的不合格产品已售完,仅剩1件为抽样的备样产品。对于已售出的不合格产品,H&M尚未表示产品召回措施或相关赔偿。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这并不是H&M第一次因产品不合格收到处罚。自2011年至今,H&M多次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处罚,其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处罚不在少数。有不少消费者表示,H&M所销售产品质量不佳,不符合其售价。结合其处罚情况来看,H&M的多次处罚一定程度反映其长期存在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

作为服饰品牌,H&M对于产品质量的不重视,屡次掺假,一方面,这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这不利于企业品牌的长期发展,口碑屡受质疑。或许,对于H&M来说,未来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上。


【消费纠纷】

脉脉以朋友名义发信息打广告

被判侵犯隐私需公开致歉

涉事品牌或企业:脉脉

口碑危机指数:★★★

事件回顾:因涉及擅自以朋友名义向未注册用户发送信息,职场社交平台脉脉被未注册用户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未经原告同意向其发送含有原告本人及朋友姓名的推荐信息,侵扰其私人生活的安宁,构成对其隐私权的侵犯。

点评:在这个事件中,双方争议行为是未注册用户的信息是脉脉从其朋友(脉脉用户)处获得的,但这是其朋友注册使用脉脉的必要条件,脉脉这种条款或许存在过度索取信息的嫌疑。大数据时代,脉脉作为一款主打职场社交的软件,用户对其而言是根本,但脉脉通过获取用户朋友信息的方式吸引新用户,不仅不能成功,结果还很可能与其目的大相径庭,易引用户反感。

从法院判定可见,未经用户同意向其发送含有用户本人及朋友姓名的推荐信息,属于侵扰其私人生活的安宁,构成对其隐私权的侵犯行为。尽管脉脉称自己的信息来源合法,但仍构成侵犯隐私权。通过社交关系拓展用户群体,除了要注意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外,强势的产品力才是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


【消费观察】

消委会发布报告:预付式消费较往年有增长

事件回顾:日前,深圳市消委会发布2020年消费投诉报告。据数据显示, 2020年全年共收到有关预付式消费的投诉28768宗,其中,涉及生活服务、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相比2019年有关预付式消费的投诉量增长了近1万宗。

点评:近年来, 预付式消费纠纷时有发生,消费者进行预付消费后,商家或是暂停营业,或是卷款跑路,或是设置霸王条款等,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而预付式消费纠纷同时也是春节常发的消费问题,借助节日消费热潮,许多商家可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折扣优惠、低价诱惑消费者参与预付式消费。对此,消费者一定要结合商家的信誉度和自身实际需要来办理,避免一次性预付大量金额,且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并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消费者自身权限,同时要留存消费凭证,遇到消费纠纷要敢于合理维护个人权益。

2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春节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春节期间注意食品消费安全,同时避免陷入商家虚假打折、低价诱惑等“套路”,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深圳市消委会亦提出倡议:消费者留深过年期间,注意安全出行、安全用餐、安全消费。春节期间,南都深圳大件事将持续关注消费类热点事件,积极向社会各界收集消费类线索。同时欢迎消费者扫描海报二维码进入深圳消费群聊,提供更多线索。

南都记者 黄良东

分析及数据内容提供:南都深圳大件事 智库研究员刘嘉仪、实习生郑少纯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消费口碑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