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拟新增72种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含蝙蝠类和昆虫类

南方都市报APP • 一号楼
原创2021-03-03 21:54

南都讯 记者吴璇 通讯员林荫 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广东省林业局公开发布《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公众可在3月31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到广东省林业局。名录由原先的76个物种增加到现在148个物种,特别是增加了蝙蝠类和昆虫类,弥补了以往名录的不足。

 

WechatIMG36.jpeg

海南鳽


由原先76个物种增至148个

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举办。活动呼吁广大市民要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本次活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国家林草局驻广州专员办、广东省林业局主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长隆集团等单位承办。

在活动现场,广东省林业局公开发布《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据介绍,自2001年广东公布实施《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来,至今已近20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省野生动物的生境条件、资源状况发生了变化,原公布的名录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已不相适应。适时对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进行调整、公布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以来,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形成了《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

该意见稿是按照濒危性、珍贵性、相似性、独特性、兼容性、关注度等6个原则,对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评估制定的。名录由原先的76个物种增加到现在148个物种,其中兽类11种、鸟类106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2种、昆虫3种,特别是增加了蝙蝠类和昆虫类,弥补了以往名录的不足。

WechatIMG35.jpeg

黑脸琵鹭

在濒危性方面,专家学者重点关注在我省分布、野外种群有灭绝危险的“极危”物种、分布区狭窄、野外种群数量稀少的“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下降明显或持续下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易危”物种和保护现状比较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风险的“近危”物种,例如长尾鸭、小麂、赤麂等,对广东省特有的两栖爬行类,如黑石顶角蟾、封开角蟾、东莞角蟾、广东颈槽蛇、深圳后棱蛇等,考虑到这些种类为近年新发现的物种,且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及濒危程度未作评估,故将其列入保护范围。

 

WechatIMG43.png

白鹇

广东多地市观测到珍稀濒危物种

广东地处南亚热带,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分布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一直以来,广东高度重视动植物保护,在栖息地保护、规范利用、立法保护、执法检查、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广东坚决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率先把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写入地方性法规,率先出台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工作指导意见,100%完成处置任务,共处置养殖户5449户,处置动物4714万条/只,落实补偿资金10.2亿元。

同时,建立省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建立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建设。广州长隆、深圳兰科中心等在野生动植物繁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个地市观测到黑脸琵鹭、勺嘴鹬、穿山甲等珍稀濒危物种。

 通讯员供图

编辑:吴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专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广东在行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