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凭“一针剂”疫苗股价起飞,国产新冠疫苗出海风头强劲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1-05-19 18:01

18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自5月13日起,上海市各区已陆续开始供应由康希诺生物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该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据了解,除上海外,该疫苗也已在北京、天津、浙江、河南、安徽等多地开打。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反应热烈。截至发稿,康希诺午后涨超10%,股价报562元,成交额达11.87亿元。

与时间赛跑 多家生物企业新冠疫苗获批上市

据康希诺公告,Ad5-nCoV(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是由康希诺生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于2020年3月16日在全球率先开展临床研究。今年2月25日,这一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国内附条件上市。据了解,Ad5-nCoV只需接种一剂,适用于18周岁及以上人群,可在2℃-8℃的环境下储运。此前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单针接种Ad5-nCoV 28天后,疫苗对所有症状的总保护效力为65.28%,对重症的保护效力为90.07%。

据来自上海疾控的消息,接种过1剂灭活疫苗者,建议使用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已经接种完2剂灭活疫苗者,暂不建议使用腺病毒疫苗加强。鉴于目前国内灭活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留给康希诺Ad5-nCoV的市场份额还会有多少?这是众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未来康希诺所产疫苗是否能走“出海”之路?截至发稿,康希诺方面尚未对奥一记者进行回复。

除此之外,早前,康希诺生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康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宇学峰透露,该疫苗诱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黏膜免疫三重保护,效果更好,使用更便捷。“吸入式疫苗在人体细胞免疫和抗体免疫上,只要用1/5的剂量就能达到和打一针同样的效果。吸入给药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对于我们扩大产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奥一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国内市场已有6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疫苗以不同技术路线分为三类:一是灭活疫苗;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三是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代表企业分别为:科兴中维、国药北京所、国药武汉所、康希诺、智飞生物以及康泰生物。此外,复星医药与德国BioNTech联合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已经进入国内上市的倒计时。

1.png

5月14日,康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国家卫健委提出建议,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同意紧急使用。据了解,早在2020年2月,康泰生物就着手启动疫苗研发工作,并于同年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值得注意的是,康泰生物还布局了另外两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去年8月,康泰生物与英国阿斯利康签署《许可协议》,引进其与牛津大学合作的ChAdOx1腺病毒载体新型疫苗,获得在中国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授权许可。根据研发进展,若顺利,预计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获批,并在2021年底前拥有2亿剂产能,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中信建投研报此前分析称,新冠疫苗在2021年会进入商业化集中兑现阶段,根据中物联冷链委资料,全球新冠疫苗市场规模可达8800亿人民币。

大规模接种条件下 提高产能是关键

目前,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国内新冠疫苗接种剂次约4.4亿剂次。据东吴证券研报测算,国内接种率不到20%,而美国已达到40%以上。作为获批上市的多家新冠疫苗生产商将有望快速放量,成为业绩增长点。

作为国内第六家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生产商,康泰生物表示,该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进展顺利,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配套生产车间已经完成建设并全面投入生产。根据康泰生物公告,其百旺信应急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用于新冠灭活疫苗的生产,项目运营期为10年,设计产能为2亿剂/年。考虑到产能的弹性,东吴证券研报预计,其实际产能将远超设计产能。

5月17日,康希诺于港股公告称,鉴于Ad5-nCoV(5型腺病毒载体)商业化后的全球需求,拟将上药康希诺作为其在上海的生产基地用于Ad5-nCoV的生产和供应,年产能不少于2亿剂。据康希诺最新披露的财报,公司还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以保障新冠疫苗的产能及后续供应。随着上药康希诺产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工艺的不断优化,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的总体产能将得到快速提升,有望加速实现5亿至7亿剂的年产能。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重组新冠疫苗( CHO细胞)车间主任周锋告诉媒体,目前疫苗产能已趋于稳定。“公司拥有1条原液线、4条制剂线和7条包装线,每分钟可以生产2000剂重组新冠疫苗;每天产量超过100万剂。”据悉,从今年3月全国首款重组新冠疫苗( CHO细胞)获批正式上市开始,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已经生产疫苗超过1亿剂。“如果一切顺利,今年我们将生产5亿剂疫苗。”

而更早获批上市的疫苗企业则更有底气。早前,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沛诚对外表示,科兴目前每天有至少600万剂疫苗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据了解,科兴已有三个新冠疫苗生产车间于4月1日投产,总年产能将超过20亿剂。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接种科兴中国的新冠灭活疫苗的总量已经超过了2.5亿剂。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则透露,中国生物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建成的新冠灭活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已投入规模化生产,二期产能正在进行新车间模拟验证,通过后2021年产能有望达到10亿剂以上。

根据复星医药早前发布的公告,其与BioNTech双方将复星医药称,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与 BioNTech 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实现 mRNA 新冠疫苗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及商业化。合资公司mRNA新冠疫苗年产能将达10亿剂。

从“赶”到“超”,国产疫苗引领“出海”趋势

新冠疫情中,中国企业多条技术路线上的新冠疫苗研发及上市进展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中国有多个新冠疫苗在国内外投入免疫接种使用,并率先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中国疫苗赶超发展的成功案例。

首创证券研报,疫苗行业进入壁垒极高,我国疫苗头部企业未来几年将陆续有重磅大品种上市,今年第二季度即将迎来新冠疫苗带来的可观业绩贡献。新冠疫苗将成为全球年接种量和销售额最大的品种(超过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 HPV 疫苗),也是我国疫苗产业难得的出海机会。

“我们的新冠疫苗已经供不应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没有国界,任何一款疫苗获批上市后都会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所以对每一个参与新冠疫苗研发与生产的企业来说,现在都是黄金发展期。”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认为,国产新冠疫苗渐入收获期,新冠疫苗领域的主要矛盾将由疫苗研发上市转化为疫苗产业化落地。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给了中国疫苗生产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机会。当前,马来西亚、土耳其、菲律宾、墨西哥等国家已订购了中国疫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等国和中国签署了生产疫苗的协议。此次国产新冠疫苗的大规模出海,或将成为激烈的国际疫苗市场的先锋队。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编辑:林诗妍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