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发地铁车辆段上盖,广州新增供应居住用地195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06-24 20:22

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延续“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作为超大型城市,广州一直多措并举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包括开发土地新空间,大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周边土地开发进程;持续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理力度,促进土地高效开发利用;以及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广州番禺(2).png

广州番禺石楼镇海心村、沙南村现有耕地提质改造项目。

而对于宝贵的耕地资源,广州历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南都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在2020年开展的全省2019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广州耕地保有量为192.02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35.17万亩,完成2019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相关任务。


开发地铁车辆段上盖

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空间

据了解,“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广州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铁建设有利于广州市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抓手,整体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区域辐射带动力和影响力。

为了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广州大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周边土地开发进程。继官湖、萝岗、白云湖、陈头岗、镇龙、水西等地铁车辆段上盖地块成功推出后,2021年,赤沙车辆段上盖地块出让成交,该宗“巨无霸”总开发规模达30.4万平方米。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此举实现了节约集约利用。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为城市发展“开发”新空间,实现一地“两用”,既满足了地铁运营功能需要,又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据统计,2017年以来,广州通过该种形式,新增供应居住用地1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并通过出让配建方式为地铁沿线提供约35.7万平方米的政府性房源。

另一方面,这也提升了轨道交通站场周边的土地价值和城市空间品质。通过收储整合周边地块,规划调整打造场站综合体,实现“轨道+产业+社区”创新模式,营造城市建设新标杆,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例如,2016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的万胜广场,是广州地铁首个“地铁+物业”开发项目,位于广州地铁四/八号线换乘的万胜围站上盖,地处琶洲总部经济区B区。其模式特点在于“出让+配建”,统一开发主体。据了解,在地块出让时,通过设置条件,广州地铁公司底价拍得土地,使得万胜广场从地块最初选址到后期开发,全程由广州地铁公司担任开发主体。在建设地铁指挥中心时,广州地铁公司统筹规划物业开发与地铁功能,对地块进行整合开发,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实施。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述负责人表示,万胜广场的成功经验,推动了广州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政策与项目联动新进程,并将轨道交通场站用地进行分类收储补偿。同时,也推动广州在试点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出让新模式,车辆段用地综合开发采用空间分层设定国有土地使用权。


国家级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居全国前列

国家级开发区是产业集聚发展和打造新增长动力的重要平台,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通报,广州市共8个开发区参评。

据了解,在全国参评的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前30位的开发区,广州市占3席,在全省14个参评地市中数量最多,具体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广州保税区。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解释称,从总体来看,广州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整体较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土地供应水平较高。广州市参评的8个国家级开发区共有可开发建设土地1.28万公顷,土地供应率达96.19%,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5%、2.81%。

其二是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这些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1.33,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4、0.24。

其三则是土地利用效益较高。据介绍,这些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16825.89万元/公顷,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1.87倍和1.45倍,工业用地地均税收3390.75万元/公顷,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4.99倍和2.14倍。


摸清问题底数

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集中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被纳入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

为此,该局发挥技术优势,充分利用遥感影像、地籍、地形等基础地理数据,提取下发问题线索,各区积极发动镇、村(社)人员进行入户调查,摸清了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底数。

同时,积极保障用地指标,优化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让村民住宅报建有“路”可走。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底,全市已核发村民建房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逾1万,积极疏解村民合理建房需求。

1-广州番禺(1).png

广州番禺石楼镇江鸥村、沙南村垦造水田项目。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严格执法,对新增违法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提高卫片监测频率,2021年4月以来每月下发疑似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的图斑,按照“月清”模式,督促属地快速核查整改,冒头就打,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住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此外,广泛传播转发国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政策,累计张贴标语7554条,张贴海报68002张,发放宣传册页333180页。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规资宣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